免疫治疗的适用人群与医疗科普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且前景广阔的治疗方法,正逐步在医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它不同 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其核心在于通过激活或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 对抗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治疗的适用人群,并科普其基本原理、分 类及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
一、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免疫治疗,全称为 Immunotherapy,是指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 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中,免疫治疗旨在激活患者 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并清除癌细胞。这一过程不直接针对肿瘤细胞本身,而是通 过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或是增强它们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二、免疫治疗的适用人群
1. 肿瘤患者
- 多种癌种:目前,PD-1/PD-L1 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国内已获批用于多种癌种 的治疗,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胃癌、 尿路上皮癌、头颈癌、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等。这些药物的疗效已在多个临床试验中得到 验证,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 高龄患者:对于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总人群相似,
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因此,年龄并不是免疫治疗的绝对禁忌。
- 体力状况较好的患者:一般来说,体力状况较好的患者免疫功能也相对较好,更有可
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他们更有可能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 免疫治疗也适用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可以
减轻或消除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免疫治疗的分类
免疫治疗有多种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根据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可分为免疫增强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前者如细胞因子治 疗,后者如免疫抑制剂治疗。 2. 根据治疗的特异性:可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如肿 瘤疫苗,能够特异性地激活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则通过增强整体免 疫功能来对抗疾病。 3. 根据免疫制剂的作用特点:可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前者如接种疫苗,刺 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后者如直接输注抗体或免疫细胞。 4. 根据治疗所用的制剂:可分为分子治疗、细胞治疗和免疫调节剂治疗。分子治疗包括抗 体、分子疫苗和细胞因子等;细胞治疗则包括细胞疫苗、干细胞移植和过继免疫细胞治疗等。
四、免疫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
1. 治疗前检查
- 基线检查:在开始免疫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基线检查,以评估身体状况和
发生毒性的易感性。这些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 生物标志物检测:某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用于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和用药选择。
如 PD-L1 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 免疫治疗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肤反应(皮疹、瘙痒)、胃肠道症状(腹 泻、结肠炎)以及肺部和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3. 治疗后的随访
- 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通常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
议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语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然而,它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在治疗过程 中,医生、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不良反应。通过科学的 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重获健康和希望。
赵凯凯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