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入治疗与合理用药:精准医疗的新篇章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肿瘤介入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 一。它结合了影像学、药理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通过精准定位、局部给药等方式, 实现了对肿瘤的有效控制和治疗。本文将从合理用药的角度,探讨肿瘤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药物选择、治疗优势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这一前沿医疗技术。
一、肿瘤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在影像设备(如 CT、B 超等)引导下,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切口 直达肿瘤部位,进行精准给药、封堵、灭活等操作的治疗方法。根据治疗入路的不同,主要 分为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内介入两大类。血管内介入通过导管将药物或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 供血动脉,阻断其营养供应并同时给予化疗药物,实现“饿死”与“毒杀”的双重效果;非 血管内介入则利用穿刺针等器械,经皮肤直接穿刺至肿瘤内部,进行药物注射、射频消融等 操作。
二、合理用药在肿瘤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性
合理用药是肿瘤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由于介入治疗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的 特点,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1. 药物选择:肿瘤介入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栓塞剂等。化疗药物如 阿霉素、铂类等,通过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力;靶向药物如索拉菲尼、阿帕替尼等,则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实现精准治疗;栓塞 剂如碘油、载药微球等,用于阻塞肿瘤血管,切断其营养供应。
2. 剂量控制:与传统静脉化疗相比,肿瘤介入治疗中的药物剂量通常较小,但局部浓度更 高。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确计算药物剂量,以确保既能有效杀灭肿瘤细 胞,又能避免对正常组织的过度损伤。
3. 给药方式:给药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药物的分布和疗效。在肿瘤介入治疗中,医生会根 据肿瘤的位置、大小、血供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如动脉灌注、局部注射等, 以确保药物能够准确送达肿瘤部位。
三、肿瘤介入治疗的优势
1. 精准治疗: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实现对肿瘤病灶的精准定位和治疗, 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2. 局部药物浓度高: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或肿瘤内部,使局部药物浓度远高于静脉 化疗,增强了治疗效果。
3. 全身副作用小:由于药物主要作用于肿瘤局部,对全身的影响较小,减少了化疗药物引
起的不良反应。
4. 可重复性强:对于部分复发或难治性肿瘤,介入治疗可以多次进行,为患者提供了更多 的治疗机会。
四、注意事项与合理用药建议
1. 个体化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 择、剂量控制、给药方式等。
2. 密切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3. 综合治疗:肿瘤介入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联合使用,以 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各种治疗方法的协同作用。
4.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给药方式,以免影响治 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总之,肿瘤介入治疗与合理用药相结合,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通过精准定 位、局部给药等方式,实现了对肿瘤的有效控制和治疗。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医疗技术的 不断进步和药物的持续创新,肿瘤介入治疗必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王剑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