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不良反应的急救技能:守护生命的紧急应对
在医学领域,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前沿的治疗方法,为许多传统疗法难以应对的疾病带来了新 的希望。然而,正如任何医疗手段都有其潜在风险一样,免疫治疗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 应。当这些不良反应发生时,迅速而准确的急救技能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本 文将从急救技能的角度出发,探讨免疫不良反应的识别、急救措施及后续处理,旨在提高公 众对免疫不良反应急救知识的了解。
一、免疫不良反应的识别
免疫不良反应的表现多种多样,涉及皮肤、消化道、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 常见的免疫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
1. 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红斑等,严重时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或 Steven-Johnson 综合征。 2. 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3. 呼吸系统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 4. 内分泌系统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等。 5. 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
此外,还有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晕、胸闷、呼吸困难、 全身皮疹等,这是需要立即进行急救的紧急情况。
二、免疫不良反应的急救技能
1. 保持冷静,迅速评估
在面对免疫不良反应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严重程度。
对于疑似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启动急救程序。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立即将其置于平卧位,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
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气管插管等辅助通气设备。
3. 建立静脉通路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补液。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立即给予
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抢救。
4. 抗过敏治疗
对于过敏性反应,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通过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迅速给药,
以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症状。同时,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等辅助治疗。
5.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对于皮肤反应可给予抗过敏药膏或口服抗组 胺药物;对于消化道反应可给予止吐、止泻等对症治疗;对于呼吸系统反应可给予吸氧、雾 化等支持治疗。
6. 密切观察与监测
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症状改善情况 等。同时,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潜在的 不良反应。
7. 及时转诊与多学科协作
对于病情复杂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或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同时,应加强与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
三、后续处理与预防
在成功进行急救处理后,患者仍需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 整治疗方案,如暂停或调整免疫治疗药物的剂量和种类等。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其对免疫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此外,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定期进行 随访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为了预防免疫不良反应的发生,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风险因 素,选择合适的免疫治疗药物和剂量。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的不良反应苗头。此外,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监测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心态,共同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免疫不良反应的急救技能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公众对免疫不良 反应急救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 效的医疗服务。
刘封
曲阜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