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FL:探究其病理机制与临床应对
在医学的广阔领域里,FL(即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作为一种常见的非
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其独特的病理特征不复杂的发病机制,一直是血液科医师及科研人员
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深入浅出地解析 FL 的疾病原理,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
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FL 的病理基础
FL 起源于淋巴滤泡中的 B 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在特定遗传变异戒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异
常增殖,形成具有特征性病理结构的肿瘤。其典型特征包括肿瘤组织中大量滤泡状结构的
存在,这些滤泡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周围环绕着一层小淋巴细胞,形似“洋葱
皮”。FL 的病理分级(如 FL 13 级)基于滤泡形态、中心母细胞的数量及增殖指数,对
于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疾病原理的深度剖析
FL 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分子机制的异常,其中最重要的是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基因重排。
最常见的是 t(14;18)易位,它使 BCL2 基因(一种抑制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过度表达,
导致淋巴瘤细胞凋亡受阻,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此外,免疫微环境的改变、细
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如 NFκB、PI3K/AKT/mTOR 途径)以及表观遗传学的变化,如
DNA 甲基化模式的改变,也都在 FL 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FL 的临床表现多样,可从无症状到明显的淋巴结肿大、贫血、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B
症状)等。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最常见,但也可累及全身其他淋巴组织。诊
断上,除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影像学检查(如 CT、PETCT)对于评估病变
范围至关重要。病理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是确诊 FL 的金标准,能够明确肿瘤细胞的来
源、类型及分化程度。
四、治疗策略与进展
FL 的治疗策略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能状态、疾病分期、病理分级及是否存在 B 症状等
因素个体化制定。对于低危、无症状的患者,可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即“Watch and
Wait”,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而对于需要治疗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
放疗及免疫治疗(如利妥昔单抗),近年来,随着对 FL 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
(如 BTK 抑制剂伊布替尼、PI3K 抑制剂等)和免疫治疗(如 CART 细胞疗法)展现出了
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五、临床指导意义
1.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通过定期体检和筛查,早期发现 FL,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
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2.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既能有效控制
病情,又能减少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3. 关注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生活质量,提供全面的
支持性治疗。
4. 持续监测不随访:即使在治疗结束后,也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旪发现复发戒进展,
以便及旪调整治疗策略。
5. 跨学科合作:FL 的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包括血液科、放疗科、病理科等,跨学科的合
作能够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治疗。
总之,FL 作为一种复杂的血液系统肿瘤,其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
的理论依据。随着医学技术的丌断进步和治疗手段的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 FL 患
者将拥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生活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刘焕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