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诱导乙肝病毒再激活:治疗策略与临床应对
在探讨药物诱导的乙肝病毒(HBV)再激活这一复杂医疗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
乙肝病毒再激活是指原本处于非活动性戒低复制状态的 HBV 感染者在接受某些特定药物
治疗后,病毒复制突然增强,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肝衰竭的严重情况。这一现象常见于接
受化疗、免疫抑制治疗(如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以及某些生物制剂戒靶向药物治疗
的患者中。因此,了解并掌握其治疗策略对于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预防不良后果具有重
要意义。
一、识别高风险人群
首先,对于所有计划接受可能影响免疫状态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 HBV 血清学筛查,包
括 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 HBs(乙肝表面抗体)和 HBcAb(乙肝核心抗体)的检
测。特别是 HBsAg 阳性患者戒抗 HBc 阳性但无抗 HBs 保护的患者,被视为高风险人群,
需采取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对于高风险患者,在启动可能诱发 HBV 再激活的治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酸)类似物
(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 HBV 再激活的风
险。预防性治疗的持续时间应覆盖整个免疫抑制期,并在停药后继续监测一段时间,以确
保病毒得到有效控制。
三、及时诊断与治疗
一旦患者出现 HBV 再激活迹象,如肝功能异常、HBV DNA 水平显著上升等,应立即启
动戒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此时,应选用强效、低耐药性的核苷(酸)类似物作为首选治
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HBV DNA 水平及药
物不良反应,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四、多学科协作与综合管理
由于药物诱导的 HBV 再激活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肿瘤学、感染病学、肝病学等,因
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其对 HBV 再激活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临床指导意义
药物诱导的 HBV 再激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其有效防治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成功
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风险,对所有潜在高风险患者
进行细致的 HBV 血清学筛查,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同时,加强跨学科合
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性和治疗性抗病毒策略,是降低 HBV 再激活风险、保障患者安
全的关键。
总之,通过科学的筛查、预防、及时诊断与治疗以及多学科的综合管理,我们可以有效控
制药物诱导的 HBV 再激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其生活质
量和预后。
周芳
湖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