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期间药物剂量调整的医疗科普

2024-10-01 21:15:11       157次阅读

免疫治疗期间药物剂量调整的医疗科普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且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 免疫治疗并非毫无风险,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这些副作用的严重 程度和类型各异,从轻微的皮肤反应到严重的器官损伤不等。因此,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成为 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基于疾病治疗方向,探讨免疫治疗期间出现副 作用后的药物剂量调整策略。

一、了解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恢复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常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 剂如 PD-1 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通过阻断癌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 信号,使 T 细胞能够重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然而,这种激活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攻击正常组织,从而引发副作用。

二、常见副作用及其分级

免疫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皮肤反应、内分泌系统紊乱、消化系统不适、 肺部炎症、肝脏损伤及肾脏毒性等。根据副作用的严重程度,通常将其分为 1-4 级,其中 1 级最轻,4 级最重。

- 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水疱等,多为轻度至中度,可通过外用药物和口服抗组胺药缓 解。 - 内分泌系统紊乱:如甲亢、甲减、垂体炎等,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并调整治疗方案。 - 消化系统不适:如腹泻、腹痛、结肠炎等,根据严重程度调整治疗策略,必要时暂停免疫 治疗。 - 肺部炎症:免疫性肺炎虽不常见但危险性高,需根据 CT 结果和症状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 案。 - 肝脏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 肾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肌酐升高,需根据肾功能变化调整治疗。

三、药物剂量调整策略

1. 轻度副作用:对于 1 级或轻度副作用,通常无需调整药物剂量,可继续免疫治疗,同时 给予对症治疗,如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等。患者应保持密切观察,如有加重趋势,应及 时就医。

2. 中度副作用:对于 2 级或中度副作用,需暂停免疫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措施,如静 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待症状缓解后,根据医生评估决定是否恢复免疫治疗及调整药物剂量。

3. 重度副作用:对于 3 级或 4 级重度副作用,应立即停止免疫治疗,并入院接受积极治疗。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其他支持性治疗。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后,需重新评估患者状况,决定是否继续免疫治疗及调整药物剂量。

4. 特殊人群:对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药物剂量的调整需更加谨慎。在调 整剂量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性,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5. 长期治疗监测:免疫治疗的长期效果需要持续监测。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接受相 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副作用。

四、患者自我管理

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除了遵医嘱服药和调整剂量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 避免感染:由于免疫治疗可能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因此应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个人卫生。 - 心理调适: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 -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和症状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语

免疫治疗期间的药物剂量调整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通过合 理的剂量调整和有效的对症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的变化,并积 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邹兵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下一篇胃癌的治疗:综合施策,科学应对
上一篇实体瘤的形成与防治:医疗科普解读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