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拯救生命的紧急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无处不在,尤其是当食物或其他异物不慎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时,情 况尤为危急。这时,掌握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能——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其在急救中的应用,旨在普 及这一拯救生命的技能。
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由来与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称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是由美国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发明的一种急救方法。该方法通过冲击患者腹部(主要是膈肌下的软组织),产生 向上的压力,迫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具有冲击性和方向性的气流,这股气流能够直接将 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或其他异物驱除,从而解除患者的气道梗阻,恢复呼吸。海姆立克急 救法因其效果可靠,被誉为“生命的拥抱”,是急救领域中最实用的救命术之一。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
1.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步骤一:判断情况 首先,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能说话、表情痛苦、口唇面色发红或发紫、用手抓喉咙等气道异 物梗阻的症状。确认后,立即进行急救。
步骤二:站位与环抱 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置于患者双脚之间,呈弓步状以保持稳定。双臂 环抱患者腰部,确保能够用上足够的力量。
步骤三:定位与冲击 找到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以上的位置(即剑突与脐部之间),一手握拳,拇指侧放在该按压 点上,另一只手握住握拳之手,形成“剪刀-石头-布”的手势。然后,快速向内、向上用力 冲击患者的上腹部,重复进行,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步骤四:辅助措施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无法保持直立,应立即将其安全地放在地上,开始心肺复苏,即进行 30 次胸外心脏按压和 2 次人工呼吸的循环,同时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排出。
2. 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体型较小且骨骼脆弱,应采用不同的手法。
步骤一:判断意识 轻轻拍打孩子的肩膀并呼唤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步骤二:背部拍击 将婴儿的脸朝下放在施救者的前臂上,头低于躯干。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在婴儿背部两肩胛 之间快速有力地拍打 5 次,观察异物是否掉出。
步骤三:胸部冲击 如果背部拍击无效,将婴儿翻过来,面朝上躺在施救者的大腿上或坚硬平面上,用两指快速 按压其胸骨下部(乳头连线稍下方),进行 5 次胸部冲击。
步骤四:重复操作 交替进行背部拍击和胸部冲击,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
三、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
1. 注意环境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自身及患者的安全,避免在火灾、有毒气体 泄漏等危险环境中进行急救。
2. 观察生命体征:急救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患者意 识模糊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3. 掌握正确方法:确保施救者能够准确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和要点,避免因手 法不当而加重患者病情。
4. 选择适合位置:对于成人患者,应确保冲击点位于肚脐上方两横指以上的位置;对于婴 幼儿,则需特别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骨折。
5. 控制好力度:施救者在进行腹部冲击时,应选用适中的力度,既要有足够的冲击力使异 物排出,又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6. 及时就医:即使异物被成功排出,患者也应在事后尽快就医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 康问题。
四、结语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简单、易学且效果显著的急救技能,对于挽救因异物梗阻而窒息的患 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普及这一急救技能,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 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建议每个人都应学习和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备不时之需。
陈洁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