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一种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科普
淋巴瘤,全称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系统作为人体 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淋巴器官(如淋巴结、脾脏)、淋巴组织以及淋巴管道, 它们在维护身体免疫平衡和抵御病原体入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细 胞发生恶变时,就会形成淋巴瘤。
淋巴瘤的分类
淋巴瘤的分类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霍奇金淋巴瘤在欧美国家较为常见,而我国则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其中弥漫大 B 细 胞淋巴瘤的发病率最高。非霍奇金淋巴瘤又进一步细分为高度侵袭性和惰性两种,前者 病情进展迅速,后者则发展相对缓慢。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多认为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环境致癌因素、 电离辐射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如 EB 病毒、HIV 病毒等,可能通过诱导淋 巴细胞基因突变而引发淋巴瘤。免疫缺陷状态,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 制剂的使用等,也会增加淋巴瘤的发病风险。此外,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放射线 等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也被认为是淋巴瘤发病的重要诱因。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最常见的症状是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这些肿大的淋巴 结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以及腹腔、胸 腔等深部淋巴结。随着病情的发展,淋巴瘤还可能侵犯肝脾、骨髓等器官,导致发热、 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 症状。
淋巴瘤的诊断
淋巴瘤的诊断依赖于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判断。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进行 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其次,通过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此外,骨髓检查、影像学检查(如 CT、磁共振、PET-CT 等)以及病理活检也是诊断淋巴瘤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病理活检, 通过取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形态学检查等,可以明确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和分期,为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淋巴瘤的治疗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药物治疗 是淋巴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化学药物(如长春新碱)、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 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和靶向药物(如利妥昔单抗)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切除局
部淋巴瘤病灶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放射治疗则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对于部分高危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成为治疗选择之一。
综上所述,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临床表现 也各不相同。通过综合多种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 存率。因此,对于淋巴瘤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并密切 关注身体变化。
宋姗姗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