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深入了解这一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2024-10-01 10:37:12       247次阅读

淋巴瘤:深入了解这一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淋巴瘤,又称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系统作为人体免疫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淋巴器官(如淋巴结、脾脏)、淋巴组织以及淋巴管道,它们在维持 体内免疫平衡和防御外来病原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发生恶 变,形成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时,就形成了淋巴瘤。

淋巴瘤的分类

淋巴瘤的分类复杂且多样,主要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 霍奇金淋巴瘤(HL):主要见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其特点是在淋巴结或 结外组织中发现特殊的 R-S 细胞(Reed-Sternberg 细胞)。HL 大多起源于生发中心,主要累 及淋巴结、脾、肝脏和骨髓,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瘤的 85%以上。NHL 包括高度侵袭性和惰性两种类型。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如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 等,可迅速侵犯全身各组织脏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肝脾甚至骨髓。而惰性淋巴瘤如滤泡 状淋巴瘤、小细胞淋巴瘤等,则发展缓慢,部分患者甚至无需药物治疗,只需临床观察即可。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免疫 缺陷、环境致癌因素、电离辐射和遗传因素等。 - 病毒感染:特别是 EB 病毒(EBV)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EB 病毒感染后,可 使淋巴组织持续增生,引起胸腺系统淋巴细胞的表面抗原性改变,增加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HIV 感染者也更容易患上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 免疫因素:免疫缺陷,无论是先天性的还是获得性的(如实体器官移植后的淋巴增殖性疾 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都可能增加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 环境因素:职业暴露于杀虫剂、有机溶剂、染发剂等化学物质,以及长期暴露于紫外线、 吸烟等,都被认为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群患淋巴瘤的风险较高。特别是单卵双生同胞之一患有霍奇金淋 巴瘤时,另一同胞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典型的特征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多 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浅表部位,也可能出现在深部淋巴结如胸腔、腹腔等。此外,淋 巴瘤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下降(B 症状)等。当淋巴瘤侵犯到结外组 织时,如胃肠道、骨骼或皮肤,还会出现相应组织器官受损的症状。

淋巴瘤的诊断

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等多方面信息。 - 临床表现: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同时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盗

汗、体重下降等。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了解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乙 肝、丙肝、EB 病毒感染等。 - 影像学检查:CT、磁共振或 PET-CT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大小及是 否有代谢活性,对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帮助。 - 病理活检:通过取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形态学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

淋巴瘤的治疗

淋巴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 - 药物治疗:包括化学药物(如长春新碱)、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免疫调节剂(如来 那度胺)和靶向药物(如利妥昔单抗)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阻止其分裂、减 轻炎症反应或利用免疫系统抵抗癌症来发挥作用。 -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惰性或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淋巴瘤。 - 骨髓移植:也称为干细胞移植,通过高剂量化疗和放疗清除体内癌细胞后,再注入健康的 骨髓干细胞以重建骨髓功能。 - 其他治疗:包括放射治疗、血浆置换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 用。

淋巴瘤的预防

虽然淋巴瘤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一些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病风险。包括接种疫苗、 增强体质、合理饮食、避免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和电离辐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具备遗传因素或年老体弱者,应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积极治疗 与淋巴瘤发生可能相关的慢性疾病。

总之,淋巴瘤是一种复杂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淋 巴瘤的发病风险。

叶絮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下一篇非霍奇金淋巴瘤:了解这一“狡猾”的恶性肿瘤
上一篇食管癌患者康复策略:有效防控疾病进展指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