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诊断与治疗:全面解析与医疗科普
肝癌,即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 织的数据,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其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本文将从肝癌的基本原理、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以期为公众提供科学 的医疗科普知识。
一、肝癌的基本原理
肝癌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直接起源 于肝脏本身,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胆管细胞癌及混合型肝癌等。继发性肝癌则是由 其他器官的癌症转移至肝脏所致。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 80%-90%, 其发生常与慢性肝病背景密切相关,如病毒性肝炎(乙型或丙型)和肝硬化。
肝癌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例如,长期感染乙 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会显著增加患肝癌的风险;过量饮酒可导致脂肪肝、肝纤维化和 肝硬化,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癌;长期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也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二、肝癌的诊断方法
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但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往往在晚 期才被确诊。目前,肝癌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病史与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存在慢性肝病、酗酒等高 危因素,并进行腹部触诊,检查肝脏是否增大或有压痛。
2.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作为临床筛查肝癌最常用的方法,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方便、廉价的优点。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供更详细的图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 磁共振成像(MRI):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肝动脉造影(Hepatic Arteriography):通过向肝动脉注射造影剂来显示肿瘤的血液供
应情况,属于有创性检查。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可帮助确定肝癌是否扩散到其他部位。
3. 血液检查:
- 甲胎蛋白(AFP):作为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AFP 水平升高有助于肝癌的诊断,但并
非所有肝癌患者 AFP 都会升高。
- 肝功能测试:评估肝脏的整体功能状态。
4. 病理学诊断:肝穿刺病理活检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通过直接从肝脏组织取样进行显微 镜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细胞。但此项检查为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风险。
三、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 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
- 肝叶切除:切除含有肿瘤的部分肝脏。 - 肝移植:适用于肝功能严重受损且肿瘤尚未广泛扩散的患者,但费用高昂且肝源有限。
2. 局部治疗:
- 射频消融(RFA):利用高频电流烧灼肿瘤组织。 - 肝动脉栓塞介入术(TACE):通过堵塞肿瘤的主要供血血管,使肿瘤缺血坏死。 - 激光治疗和冷冻治疗:利用物理方法摧毁肿瘤组织。
3. 系统治疗:
- 化疗:尽管肝癌对化疗的敏感性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 分子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等药物,可针对癌细胞上的特定靶点进行治疗,对晚期肝
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如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
CAR-T 细胞疗法。
4.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包括疼痛管理、恶心和呕吐的控制、情绪支持和营养支持等,以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预防措施
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减少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是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感染。 - 避免酗酒: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 健康饮食: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均衡摄入营养。 - 定期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 治疗。
总之,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手段,可以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公众应增强防癌意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肝癌的 发生风险。
陈宇
夏邑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