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了解这一复杂血液疾病的症状与原理
骨髓瘤,全称为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这种疾病的发病原理 复杂,涉及浆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以及它们对全身各系统的广泛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 骨髓瘤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
一、骨髓瘤的发病机制
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免疫失调等。浆细胞是骨髓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细胞,负责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免疫反应。 在骨髓瘤患者中,这些浆细胞发生恶变,异常增殖并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 蛋 白),这些异常蛋白不仅不能有效行使免疫功能,反而会对人体各系统造成损害。
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与骨髓瘤的发病有关,如 NF-kB 基因、 CMAC 基因等。这些基因的改变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进而引发肿瘤。
2.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化学毒物等环境因素中,可能增加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此外,某些病毒感染也被认为与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3. 免疫失调: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在骨髓瘤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免疫监视功能的下 降可能使得恶变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进而发展成肿瘤。
二、骨髓瘤的症状表现
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以骨骼损害、血液系统异常和肾功能损害为三大核心症 状。
1. 骨骼损害
- 骨痛:骨髓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尤其是腰骶部、胸骨、肋骨等部位的疼痛。 这是由于恶变的浆细胞在骨髓内增殖,破坏骨质结构,导致溶骨性病变和病理性骨折。疼痛 多为持续性,且可能随病情进展而加剧。
- 骨骼变形和骨折:由于骨质破坏严重,患者可能出现骨骼变形,甚至发生自发性骨折。
这些骨折往往难以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血液系统异常
- 贫血:骨髓被异常增殖的浆细胞占据,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损,患者常出现贫血症状,
如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
- 出血倾向:晚期骨髓瘤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
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 肾功能损害
- 蛋白尿和管型尿:骨髓瘤细胞分泌的 M 蛋白随尿液排出,形成蛋白尿。同时,肾脏也
可能受到肿瘤细胞的浸润和破坏,导致肾功能减退,出现管型尿、少尿等症状。
- 高钙血症:骨质破坏后释放的钙离子进入血液,引起血钙升高,导致高钙血症。高钙
血症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心律失常等。
4. 其他症状
- 感染: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发生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等。 - 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瘫痪、嗜睡、昏迷、视力减
退等,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或高钙血症引起的神经毒性所致。
- 高黏滞综合征:由于 M 蛋白的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眼花、 视力障碍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三、治疗与康复
骨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案的制定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 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同时注意饮食营养和适当锻炼,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此外,骨髓瘤的康复也至关重要。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和复发情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 意义。
结语
骨髓瘤是一种复杂的血液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表现多样且危害严重。 通过了解骨髓瘤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提高预 防和治疗的意识。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科学治疗、积极康复是战胜骨髓瘤的关键。
王华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