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 治疗进展:医疗科普文章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简称 MN)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 基底膜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MN 的治疗手段也 在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从 MN 的治疗方向出发,简要介绍当前的 治疗进展。
一、传统治疗手段
传统的 MN 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能 够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损伤,但长期使用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感染 风险等。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减少抗体产 生,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和肝肾毒性问题。
二、抗 CD20 单抗的应用
近年来,抗 CD20 单抗在治疗 MN 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抗 CD20 单抗通过特异性结 合 B 细胞表面的 CD20 抗原,诱导 B 细胞凋亡,从而减少致病性抗体的产生。其中,利 妥昔单抗(Rituximab)作为较早上市的抗 CD20 单抗,已被广泛应用于 MN 的治疗, 特别是在难治性 MN 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存在耐药或 不耐受的情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三、奥法妥木单抗的新突破
近期,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为 MN 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研究显示,奥法妥木单抗 (Ofatumumab),另一种全人源抗 CD20 单抗,对利妥昔单抗耐药或不耐受的难治性 MN 患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奥法妥木单抗通过与 B 细胞上两个不同的 CD20 表位 结合,实现更为精准的 B 细胞清除,同时保留了 B 细胞的重建功能和浆细胞的免疫监视 功能。该研究为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四、微针透皮技术的应用前景
除了药物治疗外,微针透皮技术也为 MN 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微针是一种新型的 物理促透技术,由多个微米级的细小针尖以阵列的方式连接在基座上,能够恰好穿过皮 肤角质层而不触及痛觉神经,形成给药通道,使药物直达病灶。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药 物的给药效率,还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虽然目前微针技术在 MN 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 科研阶段,但其在疫苗递送等领域的成功应用为 MN 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免疫疗法的新探索
在免疫治疗领域,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例如,针对肿瘤细胞逃逸机制 的研究发现,锰离子(Mn2+)在激活 cGAS-STING 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显著 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一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 MN 等自
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将 Mn2+与 PD-1 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 剂联合使用,可能会为 MN 患者带来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MN 的治疗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从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到抗 CD20 单抗的广泛应用,再到微针透皮技术和免疫疗法的新探索,每一步都凝聚着 医学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 MN 患者将会迎来 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梁建亮
佛山市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