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分类与疾病原理的医疗科普
腮腺肿瘤是口腔科及头颈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腮腺这一重要的涎腺组织上。腮 腺位于颜面两侧,耳屏前,咬肌表面,以面神经为界分为浅叶和深叶。腮腺肿瘤可分为良性 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分类和疾病原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腮 腺肿瘤的分类及其背后的疾病原理。
一、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良性肿瘤在腮腺肿瘤中占据绝大多数,约占 80%以上。这类肿瘤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 状,常在无意中被发现。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包括腮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腮腺淋巴瘤 (Warthin 瘤)和嗜酸性腺瘤等。 1. 腮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
腮腺混合瘤是腮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包膜情况不定,镜下结构多形性,但并 非细胞多形性。这种肿瘤生长缓慢,多位于腮腺浅叶,表现为耳垂下方或耳屏前的无痛性肿 块。虽然腮腺混合瘤多为良性,但仍有恶变的可能,尽管概率较低。 2. 腮腺淋巴瘤(Warthin 瘤)
腮腺淋巴瘤,又称 Warthin 瘤,是一种由柱状嗜酸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的囊性腺样或乳 头状腺样结构的良性肿瘤。其间质含有特征性淋巴样组织,多见于 50 岁以上的男性,50~ 60 岁为发病高峰。Warthin 瘤生长速度慢,体积小,多发生于腮腺浅叶,触诊呈圆形,质地 柔软且光滑。研究发现,吸烟与 Warthin 瘤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吸烟者发生该瘤的概率 是非吸烟者的 8 倍。
二、腮腺恶性肿瘤
腮腺恶性肿瘤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危害性较大。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包括黏液表皮样癌、腺 样囊性癌和恶性混合瘤等。 1. 黏液表皮样癌
黏液表皮样癌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腮腺恶性肿瘤,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 样细胞构成。该肿瘤年龄分布广,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伴有染色体异位而导致的基因融合。 黏液表皮样癌生长较快,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易侵犯周围组织并 导致面瘫、皮肤溃烂等症状。 2.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由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结构,包括管状、筛状和 实性型。它是腮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黏液表皮样癌的类型。早期患者常有明显的身体 劳累、麻木、面瘫及疼痛感。腺样囊性癌的血行转移率较高,预后不佳,死亡率高。 3. 恶性混合瘤
恶性混合瘤有混合瘤恶变或原发恶性混合瘤两种类型。其生长速度较快,临床表现与良
性肿瘤相似,但易发生恶变,导致疼痛、面瘫等症状。
三、疾病原理与病因
腮腺肿瘤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病
毒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
腮腺混合瘤中,约 70%的患者可检测出细胞遗传学变化,说明其发病可能与家族遗传有
关。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腮腺肿瘤的发生。 2. 病毒感染
实验证明,腮腺肿瘤可能由病毒引起,致瘤病毒包括多形瘤病毒、腺病毒、猿猴空泡病 毒等。腮腺感染引起细菌性腮腺炎或病毒性腮腺炎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长期的不良刺激 可能导致腮腺肿瘤的发生。 3.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是腮腺淋巴瘤(Warthin 瘤)的重要诱发因素。吸烟者发生该瘤的概率是非吸烟 者的 8 倍。此外,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暴露在烟雾或灰尘中、接触化学物品等职业者,也 易患腮腺肿瘤。
四、诊断与治疗
腮腺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如 B 超、 CT、MRI 等可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理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方面,腮腺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定期复查。腮腺恶性肿瘤则需根据病情采 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对于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腮腺恶性肿 瘤粒子植入是一种可行的放射治疗技术。
五、总结
腮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疾病,其分类复杂,病因多样。了解腮腺肿瘤的分类及其背后 的疾病原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就诊和科学治疗, 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腮腺肿瘤的挑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夏奕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