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这一在医学领域被广泛认知且临床表现显著的疾病,以其特有的“风团”或“风疹块”现象,困扰着大量患者。其典型的临床特征为皮肤上突发的红色或肤色风团,伴以不同程度的瘙痒感,病程可短暂发作也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显著影响。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病因涵盖食物过敏、药物反应、微生物感染、物理刺激(如冷热、压力、紫外线等)、精神心理因素等多个层面,部分病例还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针对荨麻疹的治疗,首要目标在于有效控制症状,降低风团的频繁发作,同时积极探寻并避免潜在的诱发因素,以期达到病情稳定乃至治愈。 在荨麻疹的治疗策略中,抗组胺药物占据核心地位,是临床医生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这是因为荨麻疹的病理生理过程与组胺这一生物活性物质紧密关联。组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及神经递质,在过敏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当机体遭受外来抗原刺激,尤其是过敏原刺激时,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会释放大量组胺,组胺随后与分布于血管内皮、平滑肌、神经末梢等处的H1、H2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及神经传导,最终导致荨麻疹所特有的皮肤红斑、水肿(风团)及瘙痒等症状。抗组胺药物的作用机制即在于阻断这一病理通路,通过与组胺竞争性结合受体,抑制其生物效应,从而减轻或消除荨麻疹的症状。 抗组胺药物依据其化学结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历史,大致可分为第一代与第二代两大类。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主要包括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氯苯那敏等,这些药物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陆续问世,因其高效拮抗H1受体、快速缓解症状的特点,曾一度在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疾病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此类药物由于分子结构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除发挥外周抗组胺作用外,还表现出显著的中枢抑制效应,包括嗜睡、头晕、口干、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这些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特定人群(如驾驶员、操作精密仪器者)及需要保持清醒状态的工作时段的应用。 相比之下,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奥洛他定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崭露头角,其主要优势在于优化了药代动力学特性,减少了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这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亲脂性基团较少,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显著降低了第一代药物所常见的中枢副作用,尤其是嗜睡现象,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H1受体的选择性更高,对心脏H1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减少了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心脏不良反应的风险。部分药物如非索非那定、左旋西替利嗪甚至几乎无中枢抑制效应,特别适用于需要保持警觉状态的患者。 尽管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在安全性与耐受性上较第一代有明显改善,但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医生仍需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下几个方面是选择抗组胺药物时需重点考量的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荨麻疹患者通常对单一抗组胺药物反应良好,可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物。而对于中重度、急性发作或伴有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低血压、腹痛、关节痛等)的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如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联用,或者与糖皮质激素、H2受体拮抗剂等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年龄及特殊人群 :儿童荨麻疹患者因代谢率较高、体重较低,需按公斤体重计算药物剂量,并优先选用已证实安全有效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妊娠期女性选择抗组胺药物时需权衡风险与收益,多数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在孕期使用相对安全,但仍需遵医嘱,并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哺乳期妇女使用抗组胺药物时,需关注药物是否分泌入乳汁及其对婴儿的影响。 合并症及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伴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的荨麻疹患者,需谨慎选择抗组胺药物,避免加重原有疾病或引发新的不良反应。同时,抗组胺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合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加重中枢抑制或心血管效应。必要时可通过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或给药时间,以减少相互作用风险。 药物耐受性及依从性 :每位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某种抗组胺药物产生耐受,即长期使用后疗效减弱。此时,医生可能建议更换另一种同类或不同类别的抗组胺药物,或者调整给药方式(如改用长效制剂或增加给药频次)。此外,药物的剂型(如片剂、口服液、滴剂、喷雾等)、口感、服用便利性等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剂型。 经济因素 :抗组胺药物的价格差异较大,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某些新型或专利药物价格高昂,可能对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经济状况,推荐性价比高、医保覆盖或有慈善援助项目的药物。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尤其是病程超过6周、常规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者,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使用抗组胺药物。这种情况下,医生需定期评估患者症状控制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种类(如由一种第二代药物换为另一种),调整剂量(如由标准剂量上调至最大推荐剂量,或尝试叠加疗法),或考虑联合使用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抗IgE单克隆抗体等)。对于极少数难治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尝试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乌司奴单抗等)或其他新型疗法(如生物靶向治疗、免疫吸附疗法等),但这些方法的应用需严格遵循适应症,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荨麻疹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抗组胺药物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选择与应用需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合并症、药物相互作用、耐受性、依从性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力求实现症状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与治疗成本。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及时反馈疗效与副作用信息,共同参与决策,以期达到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效果。 杨秀丽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