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前的准备:患者需要知道的事项

2024-09-22 18:02:15       1012次阅读

肺癌,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期。尽管肺癌的治疗手段日臻丰富,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手术治疗仍然是许多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实现根治或长期生存的关键途径。然而,手术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涉及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多层面的系统性过程。为此,对于即将接受肺癌手术的患者而言,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至关重要。以下详述肺癌手术前患者需要了解和关注的七个关键事项,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助力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的高效进行。 深入了解手术流程与预期效果 手术前,患者应与主刀医生及医疗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详细了解即将进行的肺癌手术类型(如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全肺切除术等)、手术方式(开放手术、胸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手术时间预估、麻醉方式选择等具体细节。此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理分期、肺功能、心肺合并症等因素,详细解释手术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达到的生存获益,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患者还需明确知晓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风险,如肺部感染、肺功能减退、肺栓塞、出血、神经损伤等,以便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全面完成术前评估与检查 术前评估与检查是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石。通常,患者需完成一系列必要的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MRI、PET-CT等,用于精准定位肿瘤位置、明确病灶大小、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心肺功能测试 :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运动耐量试验等,以评估患者的肺储备功能、氧合状态、能否承受手术应激。 心脏评估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负荷试验等,筛查潜在的心脏疾病,降低围术期心脏事件风险。 血液学及生化检查 :全血计数、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肿瘤标志物等,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为手术方案制定及麻醉管理提供依据。 其他特殊检查 :如骨扫描、脑MRI、PET-CT等,必要时用于排除潜在的远处转移。 完成上述检查后,医生将根据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具备手术条件,或需采取何种措施(如术前优化治疗、呼吸功能锻炼等)提升手术安全性。 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 手术前,患者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的均衡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为手术及术后恢复打下坚实基础。具体建议如下: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优选鱼、禽、蛋、奶、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修复组织、增强免疫力。 减少油腻及高糖食物 :控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避免过多糖分导致血糖波动,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C、E、硒、锌等抗氧化物质及微量元素的供应,有利于伤口愈合、抗炎反应。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量至少1500毫升,维持血容量稳定,预防术后脱水、便秘等问题。 此外,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尤其是戒烟和限酒,以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康复。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刺激呼吸道、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出血倾向增加、麻醉药物代谢障碍。患者应在手术前至少4周开始戒烟,术前24小时内禁酒。 积极应对心理压力与情绪波动 手术不仅是对患者身体的挑战,更是对心理的巨大考验。面对未知的手术风险、术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心理准备同样不可或缺: 建立信任关系 :与医生、护士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询问、了解手术相关事宜,增强对医疗团队的信任感。 寻求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分享内心感受,获得情感支持;加入肺癌患者互助小组,聆听成功案例,借鉴他人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学习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对于心理压力过大、无法自我调适的患者,可考虑接受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辅导,以助于心理状态的平稳过渡。 严格遵守术前准备要求 手术前一天,患者需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 个人卫生清洁 :沐浴更衣,特别是手术部位及周围皮肤应彻底清洁,避免使用化妆品、香水、指甲油等,减少手术室感染风险。 肠道准备 :根据手术类型及医生指示,可能需要执行清肠措施,如口服泻药、灌肠等,以清除肠道内容物,降低术中污染、术后肠梗阻风险。 禁食与禁饮 :一般要求手术前8至12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至4小时禁饮清水,以防麻醉期间发生呕吐、误吸。 遵医嘱用药 :继续服用常规慢性病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除非医生特别指示暂停;按要求服用抗生素、抗凝药等预防性用药。 详知术后常见症状与应对策略 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伴随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了解并掌握应对策略,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常见现象,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合理使用镇痛药物,配合物理疗法、放松训练等非药物干预。 咳嗽与咳痰 :术后咳嗽有助于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但过度咳嗽可能导致伤口疼痛。学习有效咳痰技巧、使用雾化吸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症状。 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呼吸困难,可通过正确使用氧气面罩、深呼吸训练、体位调整等方法缓解。 其他症状 :如恶心、呕吐、便秘、失眠、乏力、情绪波动等,应遵医嘱用药、调整生活习惯、寻求专业指导予以应对。 明确术后康复计划与注意事项 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积极参与、严格执行康复计划: 早期活动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尽早进行床上翻身、坐起、下床行走等活动,防止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呼吸功能锻炼 :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气球、使用呼吸训练器等,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增强肺泡扩张能力、减少肺不张。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换药,观察有无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征象,及时就医处理。 定期复查与随访 :按照医生安排进行术后病理报告解读、影像学复查、肿瘤标志物监测等,了解治疗效果,评估复发风险,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来说,肺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医学知识的学习、生活习惯的调整、心理状态的调适、社会支持的获取等多个方面。患者应与医疗团队紧密协作,充分了解并落实各项准备要求,为手术的成功实施及术后高效康复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科学、全面的术前准备,患者不仅能提升手术成功率,更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坚定抗癌信心,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挑战。 潘飞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下一篇化疗与免疫系统:如何增强免疫力对抗肿瘤
上一篇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如何把握治疗黄金期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