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电解质紊乱是一种频繁遭遇且影响广泛的病理状况,它源自多种复杂的病因,如脱水、疾病进程、药物副作用等。电解质,主要涵盖钠(Na⁺)、钾(K⁺)、钙(Ca²⁺)、镁(Mg⁺)等元素,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化学信使,对维系细胞内外液平衡、神经冲动传递、肌肉收缩、心脏电生理活动等生理机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且精准地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加速康复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精确检测,明确诊断 电解质紊乱的识别与判断,首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数据的支持。临床医生需依据病情需要,开具一系列电解质相关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清钠、钾、氯(Cl⁻)、钙、镁的测定。这些指标不仅能揭示患者体内电解质的整体状态,更能为医生提供关于潜在紊乱类型(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严重程度及可能并发症的线索。 血清钠 :作为体液渗透压的主要调节者,血清钠浓度异常直接影响细胞内外水分分布,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 血清钾 :钾离子对心肌细胞膜电位稳定、神经肌肉兴奋性调节起关键作用。血钾水平波动过大,可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血清氯 :作为体液中最重要的阴离子之一,氯离子参与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其异常通常与钠离子异常相伴发生。 血清钙、镁 :钙离子在骨骼形成、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镁离子则与神经肌肉功能、心肌稳定性、激素调控等密切相关。两者异常可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抽搐、心悸、乏力等。 二、个体化治疗,精准纠正 明确电解质紊乱后,医生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年龄、基础疾病、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遵循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针对性的补液与电解质补充策略。 补液管理 : 评估脱水程度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皮肤弹性、口渴感、尿量等)、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以及实验室指标(如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清钠等),评估脱水等级(轻度、中度、重度)。 选择补液方式 :轻度脱水患者可优先采用口服补液盐溶液进行补充,重度脱水或有消化道吸收障碍者需考虑静脉输液。在输液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心肺功能及容量反应性,避免过度扩容导致肺水肿、心力衰竭等风险。 调整电解质成分 :针对不同类型的电解质紊乱,选用含有特定电解质成分的液体(如高钠、高钾、含钙、含镁液体等)。同时,注意保持电解质浓度梯度,防止因快速纠正造成反跳性紊乱。 动态监测 :在补液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补液方案,确保体内水分与电解质恢复至正常范围。 电解质补充 : 计算补充剂量 :依据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体重、肾功能状况等因素,计算所需补充的电解质剂量。例如,对于低钠血症患者,可按照公式[(正常血钠-实际血钠)×体重(kg)×0.6]计算所需补充的钠盐量。 选择给药途径 :轻度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口服补充电解质制剂进行纠正;对于严重、急性或伴有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宜采用静脉途径补充。 控制补充速度 :尤其在补充钾、钙等易引发心脏事件的电解质时,应遵循“小剂量、慢速、持续”的原则,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患者反应,防止发生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考虑特殊人群需求 :如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患者,电解质代谢及排泄机制可能存在异常,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补充方案,避免诱发高血钾、高血钙、低血镁等新发紊乱。 三、全程监护,动态调整 纠正电解质紊乱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敏锐的临床观察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到全程严密监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神志、心率、心律、肌肉力量等)、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并发症。 评估疗效与安全性 :定期复查电解质水平,评估补液与电解质补充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若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策略。 关注原发病治疗 :电解质紊乱往往是某种原发病的表现或治疗副反应,因此在纠正紊乱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从源头上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危害及治疗措施,指导他们配合治疗,如按医嘱服药、合理饮食、保持适当液体摄入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纠正电解质紊乱是一项涉及多环节、多因素的复杂医疗任务。医生需凭借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对患者个体差异的精准把握,通过精确检测、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监护,确保电解质紊乱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纠正,从而推动患者康复进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叶骅 东台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