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者:吸烟是诱发非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风险因素。烟草中的多种化学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均可导致DNA损伤,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0至30倍。 被动吸烟者:长期吸入二手烟的人群同样面临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风险。被动吸烟者吸入的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可能比吸烟者本人还要高。 环境污染: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尤其是那些暴露于工业排放、粉尘和化学物质环境中的人群,肺癌的发病率较高。 职业暴露:某些职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石棉、铬、镍、砷、煤焦油和柴油废气等,都与肺癌风险增加有关。 辐射暴露:接受过胸部或颈部放射治疗的人,尤其是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增加。 家族史: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群,尤其是直系亲属,可能会有更高的遗传易感性。 年龄: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年龄在65岁以上。 性别:尽管男性的吸烟率通常高于女性,但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个体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 为了降低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风险。 减少职业暴露和环境污染:应尽量避免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和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或长期吸烟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了解并管理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和管理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均有助于降低肺癌的风险。 了解非小细胞肺癌的高发人群和相关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早期发现这一疾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可能包括持续的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体重下降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Yang 上海市肺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