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主要病因。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通过慢性感染导致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和再生,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的风险。长期饮酒、脂肪肝、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某些药物和慢性肝脏疾病亦是肝癌的诱因。病理上,肝癌可细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肝癌的75%至85%,而胆管细胞癌则较为罕见。 肝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以及肝脏活检。AFP是一种在肝癌细胞中过度表达的蛋白质,其血清水平的升高通常与肝癌的存在相关。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多期增强CT和MRI,能够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血供等详细信息,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分期。肝脏活检则是通过取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 外科手术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肝切除术和肝脏移植。肝切除术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肝组织,对于早期肝癌,肝切除术可以提供较高的生存率。肝脏移植则是将整个病变肝脏移除,替换为健康供肝的过程,适用于晚期肝癌或肝功能不佳的患者。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酒精注射、冷冻治疗等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射频消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来消融肿瘤组织,适用于直径小于5cm的肿瘤。微波消融则是利用微波能量产生的热量来破坏肿瘤细胞。酒精注射是将酒精直接注入肿瘤,使肿瘤细胞脱水、凝固坏死。冷冻治疗则是利用极低温度来冷冻并破坏肿瘤组织。 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化疗对肝癌的效果有限,但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提高治疗效果。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已成为肝癌治疗的新希望。 综合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手术、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个体化治疗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患者的肝功能、身体状况以及治疗的副作用等因素。 肝癌的预防同样重要。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从而降低肝癌风险。戒烟、限制饮酒、健康饮食、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肝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定期体检,尤其是对于有肝病史的人群,可以早期发现肝脏疾病,及时进行治疗,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肝癌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新的治疗方法,如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有望为肝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进展。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可以精确地修改基因序列,为治疗遗传性肝病和肝癌提供了可能。细胞治疗,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通过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已经在某些血液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未来可能在肝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肝癌的诊疗现状显示出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张朴花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