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淋巴瘤根据淋巴细胞的不同亚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这两者源于成熟的B淋巴细胞,而滤泡性淋巴瘤(FL)则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滤泡中心。边缘区淋巴瘤(MZL)与B淋巴细胞的边缘区有关。不同亚型在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和预后方面存在差异。 惰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可能较为隐蔽,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症状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区域。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如疲劳、发热、夜间盗汗和体重减轻。 诊断惰性淋巴瘤涉及多种检查方法。医生首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观察淋巴结肿大情况。随后可能进行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检查和免疫功能检查,以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并排除其他疾病。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PET-CT扫描有助于显示淋巴结和其他组织状况,确定肿瘤范围及是否有远处转移。最终确诊需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治疗惰性淋巴瘤强调个体化和分层治疗。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病情进展速度及症状严重程度制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定期随访检查。症状明显或病情进展患者需立即治疗,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放疗。 化疗是传统的治疗手段,通过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分裂。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等,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治疗方式包括单克隆抗体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使用特定药物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和生存信号。例如,CD20单克隆抗体和BTK抑制剂分别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的BTK蛋白。 治疗后,患者需定期随访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和可能复发。随访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状况。随访频率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患者病情和治疗反应。 惰性淋巴瘤预后通常较好,许多患者可长期生存,甚至达到临床治愈。但由于可能复发,患者需长期坚持随访和适当治疗。预后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健康状况、肿瘤分期、生物学特性和治疗反应等。 惰性淋巴瘤是需长期管理的疾病。通过科学治疗和定期随访,大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计划,保持乐观心态。随着医学研究进展,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为患者带来更广泛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余海峰 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