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疾病,可能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和缺氧。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PCI通过局部麻醉,在患者皮肤上做小切口,利用导管技术将球囊、支架等器械送至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处,以恢复血流并缓解症状。PCI技术包括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有时还会结合药物涂层支架(DES)以减少再狭窄的风险。 在PCI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血液检测、冠状动脉造影等,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程度。同时,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肾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并考虑患者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PCI术后,合理用药对患者至关重要。以下是基本用药指导: 抗血小板药物:PCI术后患者需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在支架内形成,但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稳定冠状动脉内的斑块,减少新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和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长期服用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β-阻滞剂:对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β-阻滞剂可减缓心率,降低心脏氧耗,减轻症状。此外,β-阻滞剂还能减少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和再发心肌梗死风险。 ACE抑制剂和ARBs:这两类药物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对伴有心力衰竭或有心力衰竭风险的患者,ACE抑制剂和ARBs是重要治疗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可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情况,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此外,钙通道阻滞剂还能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有疗效。 除了药物治疗,PCI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限制饮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限制饮酒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健康饮食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PCI术后并非一劳永逸,患者需定期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并配合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的风险。此外,患者还应学会识别心绞痛等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以避免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总之,PCI作为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微创手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然而,PCI术后的合理用药和生活方式改变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再次狭窄同样重要。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白月菲 长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