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形态学特点 肺腺癌起源于肺部腺体,包括肺泡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肺腺癌细胞形态多样,如腺泡型、乳头状型、实性型和微乳头状型等。这些形态反映了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其中腺泡型和乳头状型分化程度较高,实性和微乳头状型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较高。肺腺癌可分泌黏液形成黏液湖,是其特征之一。 肺鳞癌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细胞,显微镜下呈鳞片状排列,有明显的角化现象。鳞癌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细胞较大,边界清晰,核大而深染,典型鳞癌细胞伴有角蛋白的产生和细胞间桥的形成。 发病机制 肺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有关。某些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与肺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如HPV)、长期接触石棉、砷等有害物质也可能增加肺腺癌的发病风险。 肺鳞癌与吸烟关系密切,吸烟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吸烟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反复受损和修复,增加基因突变的机会,诱发癌变。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如石棉、放射性物质)也是肺鳞癌的潜在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肺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生长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痛、气促等症状。部分肺腺癌患者可能出现副肿瘤综合征,如杵状指、高钙血症等。肺腺癌易发生远处转移,尤其是脑转移和骨转移,需进行全身评估和检查。 肺鳞癌早期即可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可能带血。病情进展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声音嘶哑等症状。肺鳞癌较少发生远处转移,但易侵犯邻近结构,如侵犯胸膜导致胸腔积液,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 治疗方案 肺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术是早期肺腺癌的首选,无法手术或风险高的患者可考虑立体定向放疗或化疗。靶向治疗对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有效,免疫治疗尤其对PD-L1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显示出良好疗效。 肺鳞癌的治疗主要依赖手术和放疗。早期肺鳞癌首选手术切除,中晚期肺鳞癌因对化疗敏感性较低,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不能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可考虑化疗。免疫治疗在肺鳞癌的治疗中也取得进展,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预后 肺腺癌和肺鳞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治疗方式、患者一般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肺腺癌因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相对较差。肺鳞癌虽较少发生远处转移,但因生长速度快,侵犯邻近结构,预后也不容乐观。 总结 肺腺癌和肺鳞癌在细胞形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上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发现更多针对这两类肺癌的特异性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肺癌预防,如戒烟、减少职业暴露、改善空气质量等,是降低肺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孙倩 河南省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