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疗法的作用机制: CAR-T疗法是一种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制备过程包括提取患者的T细胞,利用逆转录病毒等载体将CAR基因转入这些T细胞中,使其表达特定的CAR蛋白。CAR蛋白由单链抗体(scFv)和T细胞激活结构域组成,能够识别并结合到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 在体内,CAR-T细胞通过识别、激活和杀伤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当CAR-T细胞与表达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结合时,CAR蛋白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促使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NK)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同参与抗肿瘤反应。此外,激活的CAR-T细胞还能通过穿孔素和颗粒酶等机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BiTE(双抗)的作用机制: BiTE抗体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在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BiTE抗体设计为一端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如CD19),另一端结合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这种设计使得BiTE能够将T细胞直接招募到肿瘤细胞附近,促使T细胞与肿瘤细胞形成免疫突触。 BiTE的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T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当BiTE抗体将T细胞与肿瘤细胞拉近后,T细胞通过其T细胞受体(TCR)和CD3复合体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激活的T细胞释放细胞毒性分子,如穿孔素和颗粒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此外,T细胞还能通过Fas/FasL和TNF家族分子(如TRAIL)介导的凋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合理用药的考量: CAR-T和BiTE疗法在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方面各有优势和局限性。CAR-T治疗的优势在于其持久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复发率,但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且存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副作用。BiTE治疗的优势在于其快速起效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但可能存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效应较弱和疗效持续时间较短的问题。 在选择CAR-T或BiTE治疗时,医生需考虑患者的病情、免疫状态、治疗历史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对传统化疗不敏感的患者,CAR-T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需要快速缓解症状、经济压力较大的患者,BiTE治疗可能更为合适。此外,医生还应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CAR-T和BiTE疗法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两种疗法,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针对这两种疗法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张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