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肾脏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当肾脏不能正常滤过血液中的水分时,可能导致水分在体内积聚,进而引起水肿。水肿最初可能表现为眼睑、脚踝、面部等部位的轻度肿胀,随着病情的加重,水肿可能扩展到下肢、腹部甚至全身。 尿量变化: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大约是1000-2000毫升。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影响尿量的多少。尿量增多,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可能是肾脏滤过功能异常的信号。相反,尿量减少也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尤其是在摄入足够水分的情况下。 尿液异常: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或透明,无特殊气味。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尿液可能会出现异常。例如,尿液中可能出现泡沫,这可能是由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所致;血尿,即尿液呈粉红、红或棕色,可能是由于肾脏或泌尿系统的出血;尿色变得异常,如深茶色或酱油色,可能与肌红蛋白尿或血红蛋白尿有关。 疲劳和乏力:肾脏负责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当肾功能下降时,这些废物和毒素可能会在体内积聚,导致全身性疲劳和乏力。此外,贫血也是导致疲劳和乏力的常见原因,肾脏疾病患者常常伴有贫血。 高血压:高血压是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肾脏通过分泌肾素和调节钠离子的排泄来调节血压。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影响血压的稳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同时,高血压本身也会加速肾脏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食欲不振:肾脏疾病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或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进一步导致营养不良,加重肾脏疾病的发展。 贫血:肾脏不仅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还负责分泌一种名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当肾功能受损时,EPO的分泌减少,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骨病:肾脏在维持钙磷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肾脏疾病可能影响钙、磷和维生素D的代谢,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痛、骨折等骨病的发生。 皮肤干燥和瘙痒:肾脏功能下降,体内毒素和废物的排泄减少,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此外,尿毒症患者在皮肤上可能出现白色尿素霜,这也是尿毒症的一种典型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肾脏疾病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肾脏疾病导致的毒素积聚、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预防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此外,定期体检,特别是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测,能够帮助早期发现肾病。对于已确诊的肾病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整饮食等,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陈丽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城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