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是一组影响肾脏功能的疾病,其病理基础在于肾小球的炎症和损伤。肾小球作为肾脏的过滤单位,对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排除代谢废物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了解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指标和病理机制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探讨肾小球肾炎的关键指标,以及炎症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诊断指标 尿蛋白 尿蛋白是肾小球肾炎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肾小球滤过膜的完整性。正常情况下,每天从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少于150毫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蛋白漏出,即蛋白尿。蛋白尿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持续存在。根据蛋白尿的程度,可分为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通常在常规尿检中不易发现,而需要通过尿蛋白/肌酐比值来检测。大量蛋白尿则会导致尿液中泡沫增多,易于察觉。 血肌酐 血肌酐是衡量肾脏清除废物能力的常用指标。肌酐是一种肌肉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肌酐经肾脏滤过并随尿液排出。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水平会升高。然而,血肌酐水平受肌肉量、饮食和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肾功能的评估需要结合其他指标。 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 ESR和CRP是反映体内炎症状态的非特异性指标。在肾小球肾炎中,由于肾脏的炎症反应,ESR和CRP的水平通常会升高。ESR的测定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在试管中沉降的速度来实现的。而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其浓度在炎症发生时迅速上升。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系统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通常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这些免疫复合物可能含有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例如,IgA肾病患者血清中IgA水平升高,而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则可能伴有抗核抗体阳性和补体水平下降。 二、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机制 免疫介导的炎症 免疫介导的炎症是大多数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肾小球识别为外来物质,并产生针对肾小球的免疫反应。这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感染、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有关。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引起肾小球的炎症反应。 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 肾小球滤过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构成,这些结构共同维持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在肾小球肾炎中,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影响其选择性通透性。这使得原本不应被滤过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形成蛋白尿。 肾小球硬化 长期存在的炎症反应和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可导致肾小球结构的改变,最终形成硬化。肾小球硬化是肾小球组织被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替代的过程,这会进一步损害肾脏的过滤功能,增加肾功能衰竭的风险。 全身性影响 肾小球肾炎不仅局限于肾脏,还可能引起全身性症状和并发症。例如,肾脏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钠盐潴留,引起水肿;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导致贫血;肾脏调节血压的能力下降,可引起高血压。此外,肾小球肾炎还可能与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共同存在。 三、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目标是控制炎症、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肾小球肾炎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肾小球肾炎治疗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 抗高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通过降低血压,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肾功能的损害。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泼尼松等,用于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 蔡东焱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