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程管理已成为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了解胃癌的疾病原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这一疾病时,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全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胃癌的生物学基础 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这种异常增殖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进而形成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 胃癌的病理分类 胃癌的病理类型按照组织学分类,主要包括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胃癌的90%以上。胃癌的分期则依据肿瘤的大小、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是否有远处转移来决定,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 胃癌的临床表现 胃癌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中晚期胃癌患者则可能出现呕血、黑便、贫血、腹部肿块等症状。由于胃癌症状与其他胃部疾病相似,因此,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以便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胃癌的诊断方法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异常,并对疑似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也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有无远处转移。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但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胃癌的治疗原则 胃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患者的一般状况、患者的意愿等因素。手术切除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对于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剥离术也是可行的选择。对于进展期胃癌,可能需要进行胃切除术,并结合淋巴结清扫。此外,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胃癌的全程管理 胃癌的全程管理应从预防、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康复和随访等各个环节入手。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对于确诊的胃癌患者,应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治疗结束后,定期的随访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总之,胃癌的全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患者的积极参与。通过科学的疾病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甘建新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