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滤网”大问题-膜性肾病

2024-10-04 16:59:46       722次阅读

小滤网大挑战:揭秘膜性肾病的奥秘 在人体复杂而精密的生理系统中,肾脏如同一座高效运转的净水工厂,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然而,当这座工厂中的“小滤网”——肾小球滤过膜发生异常时,便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就包括膜性肾病。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膜性肾病的原理、症状、诊断及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实用的指导。 膜性肾病初探 膜性肾病,顾名思义,是肾小球滤过膜(主要由内皮细胞、基膜和脏层上皮细胞构成)发生病变的一种肾小球疾病。这层薄膜原本负责精确筛选血液中的物质,允许小分子物质如水分、电解质和葡萄糖等通过,同时阻挡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等。但在膜性肾病中,滤过膜受到免疫复合物沉积、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通透性改变,大量蛋白质漏入尿液中,形成蛋白尿,这是膜性肾病最典型的表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膜性肾病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某些外界因素(如感染、药物、环境污染等)可能触发机体产生针对肾小球滤过膜成分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并沉积于基膜上,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这一过程不仅损伤滤过膜结构,还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多,进一步影响肾脏功能。 临床表现 膜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有轻度至中度蛋白尿,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常大于3.5g/d)、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等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部分患者还伴有血压升高、肾功能减退等症状。由于病程较长,部分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无症状蛋白尿状态,直至出现明显并发症才被发现。 诊断与评估 膜性肾病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尿,血清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是重要线索。但确诊仍需依靠肾组织活检,通过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观察肾小球滤过膜的病理改变。此外,还需评估患者的肾功能、血压控制情况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以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 膜性肾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蛋白尿、保护肾功能、预防并发症并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一般治疗(如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及必要的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肾移植)。近年来,随着对膜性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一些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如抗CD20单抗、抗PLA2R抗体等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结语 膜性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生发展涉及复杂的免疫机制和病理过程。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综合管理,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疑似膜性肾病的患者,应尽早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以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肾脏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是预防和控制膜性肾病等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 梁华般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下一篇微小病变肾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案
上一篇早起识别膜性肾病的相关抗体有哪些?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