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揭秘“隐形饥饿”的幕后元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贫血似乎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汇,而缺铁性贫血作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不仅仅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的简单下降,更是身体机能逐步衰退、健康亮起红灯的信号灯。本文将深入剖析缺铁性贫血的病理机制,探讨其成因、症状及防治策略,为您揭开这一“隐形饥饿”的神秘面纱。 一、缺铁性贫血的根源探秘 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是指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引发的贫血状态。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负责运输氧气的关键蛋白质,其分子中含有铁元素,是氧气与血液交换的桥梁。当体内铁储备耗尽,无法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求时,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最终导致贫血的发生。 二、铁缺乏的“元凶”何在? 摄入不足:饮食中铁含量低或饮食结构单一,是铁缺乏的首要原因。尤其是素食主义者、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铁的需求量大,若未能及时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极易出现铁缺乏。 吸收障碍: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克罗恩病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此外,胃酸分泌不足、服用某些药物(如抗酸剂)也会干扰铁的吸收过程。 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铁丢失过多的主要原因,如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出血等,长期少量失血不易察觉,却可逐渐耗尽体内铁储备。 三、缺铁性贫血的“隐形”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初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易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非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面色苍白、指甲薄脆、口角炎、舌炎等体征,严重者还可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力衰竭。对于儿童,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 四、科学防治,远离缺铁性贫血 合理饮食,增加铁摄入: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牛肉、猪肉)、动物肝脏、血制品、黑木耳、菠菜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绿叶蔬菜)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率。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因胃肠道疾病导致的铁吸收障碍,应及时就医,治疗原发病。对于慢性失血者,需找到出血源并予以控制,防止铁进一步丢失。 合理使用铁剂:在饮食调整无法满足需求或病情较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治疗。铁剂种类多样,包括口服铁剂、注射铁剂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服用铁剂时应注意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或不足,同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及时调整:对于存在铁缺乏风险的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及铁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铁缺乏状态。 五、结语 缺铁性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铁剂以及定期监测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发展。让我们从日常做起,关注自身健康,远离“隐形饥饿”的困扰。同时,也提醒广大公众,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缺铁性贫血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让健康之树常青。 王刚 衢州市人民医院钟楼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