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

2024-10-18 22:48:37       657次阅读

探秘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机制与防治要点 在我们深入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这一肾脏疾病之前,先让我们从一个常见的现象说起:感冒或感染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尿液颜色加深、尿量减少,甚至伴有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预示着一种相对严重的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AGN)的发生。那么,急性肾小球肾炎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防治呢? 一、疾病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后诱发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它并非细菌直接侵犯肾脏所致,而是机体对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损伤了肾小球,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二、病理机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过程复杂,核心在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当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链球菌的抗体,这些抗体与链球菌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正常情况下,这些复合物应被清除,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炎症细胞浸润,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三、临床表现 前驱感染:患者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史。 肾炎综合征: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血尿常为首发症状,蛋白尿程度不一;水肿多从眼睑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高血压多为轻至中度,一般随病情好转而恢复。 肾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 四、诊断与治疗 诊断:基于前驱感染史、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血清补体C3下降等)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治疗: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饮食上应限制盐和水分的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 2. 对症治疗:针对水肿和高血压,可使用利尿剂和降压药;出现肾功能不全时,需控制蛋白质摄入,并考虑透析治疗。 3. 抗感染治疗:虽然急性肾小球肾炎非细菌直接感染肾脏所致,但清除体内感染灶对控制病情仍有重要意义。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但若存在明确感染灶,如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考虑摘除扁桃体。 4. 免疫抑制治疗:通常不需要,但在某些重症或难治性病例中,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五、预防与康复 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关键在于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机会。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一旦感染,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迁延不愈。康复期间,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肾功能恢复。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虽是一种相对严重的肾脏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与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肾功能可完全恢复。因此,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早期干预,对于减少疾病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朱艳哲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城院区

下一篇膜性肾病的预防
上一篇肺癌骨转移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