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肾病降低尿蛋白,药物应该怎么选?

2024-09-25 22:29:22       521次阅读

肾病治疗:科学选药,有效降低尿蛋白 肾病作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其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降低尿蛋白,以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尿蛋白的升高往往预示着肾脏滤过膜的损伤,是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标志。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来降低尿蛋白,对于肾病的控制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尿蛋白升高的疾病原理 尿蛋白的升高主要源于肾脏滤过膜的损伤,这种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以及慢性肾脏病等。当肾脏受到炎症、高血压、高血糖等不利因素的长期影响时,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形成尿蛋白。 二、药物选择原则 在选择降低尿蛋白的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年龄、性别、伴随疾病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选择原则: 对因治疗:首先明确尿蛋白升高的原因,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然后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例如,对于肾小球肾炎患者,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则首选ACEI和ARB类药物。 保护肾功能:所选药物应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如ACEI和ARB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的漏出,延缓肾功能恶化。 减少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经济承受能力: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性价比高的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常用药物介绍 ACEI和ARB类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扩张肾小球血管,增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减少尿蛋白的漏出。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ACEI);氯沙坦、厄贝沙坦(ARB)。 注意事项:需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避免低血压和肾功能恶化。 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减轻肾脏损伤,降低尿蛋白。 常用药物: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注意事项:副作用较多,如向心性肥胖、免疫力低下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免疫抑制剂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体内过强的免疫反应,保护肾脏滤过膜,减少尿蛋白。 常用药物: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 注意事项: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免疫功能,避免严重副作用。 中药 作用机制: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尿蛋白。 常用药物:黄葵胶囊、肾炎四味胶囊等。 注意事项:需辨证施治,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四、实际临床指导意义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初诊患者,应首先明确尿蛋白升高的原因,然后进行对因治疗。对于已确诊的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和症状改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疾病康复。 总之,选择合适的药物来降低尿蛋白是肾病治疗的重要一环。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应对肾病的挑战。 高姗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下一篇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治疗,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吗?
上一篇没有突然发生的尿毒症,只有突然发现的尿毒症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