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危险与防治指南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然而,肾性贫血作为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本文将深入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肾性贫血的危险性、发病机制及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肾性贫血的危险性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对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的影响,进而引发的贫血状态。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EPO分泌显著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加之透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血、营养吸收不良等因素,使得肾性贫血成为透析患者的常见难题。贫血不仅使患者感到乏力、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长期严重贫血还会影响心脏等重要脏器的供血,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发病机制 EPO生成不足:健康肾脏是EPO的主要生成场所,肾功能受损后,EPO分泌显著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 尿毒症毒素影响: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破坏,缩短红细胞寿命。 造血原料缺乏: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缺乏,也会加剧贫血的发生。 微炎症状态:透析患者常伴有微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可破坏红细胞,干扰铁代谢。 其他因素:如透析不充分、失血、合并其他疾病等,均可能加重贫血。 预防与治疗策略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有效地治疗慢性肾脏病,延缓肾功能恶化,是预防肾性贫血的关键。 优化透析治疗:确保充分透析,增加尿毒症毒素的排出,降低炎症因子的浓度。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特别是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血、绿叶蔬菜等。 预防感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注意保暖,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适当运动:结合个人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治疗 药物治疗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调整剂量,确保血红蛋白维持在合理范围内(Hb≥110g/L,但不超过130g/L)。 铁剂治疗:对于缺铁患者,应及时补充铁剂,优先选择静脉铁剂,如蔗糖铁,因其吸收率高且安全性好。 新型治疗药物: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如罗沙司他,可上调内源性EPO产生,促进红细胞生成,减少静脉铁剂的使用。 输血治疗: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如血红蛋白低于60g/L,可考虑输血治疗。但需注意输血风险,避免反复、多次、大量输血。 营养支持:在保证热量摄入的基础上,增加优质蛋白、含铁食物及维生素的摄入,以改善营养状态,促进红细胞生成。 治疗并发症:积极纠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以减少对贫血的负面影响。 结语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肾性贫血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但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优化透析治疗、合理膳食、预防感染、适当运动以及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贫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作为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江磊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