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化疗患者意外应对:急救技能大解析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化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常需患者在医院外进行阶段性治疗,这意味着患者需在家中进行一定周期的化疗药物服用或管理。然而,居家化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因药物副作用、身体状况变化或日常疏忽等原因遭遇意外情况,如药物过量、出血、呼吸困难等。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减轻病情恶化至关重要。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意外的急救措施,以期为居家化疗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实际临床指导意义。 一、药物过量或误服 症状识别:药物过量或误服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症状。 急救步骤: 1. 立即停止:一旦发现药物过量或误服,立即停止继续服用任何药物,并尽量保留剩余药物包装,以便医生判断。 2. 催吐(仅限清醒且能配合的患者):若患者刚服下药物不久,且药物本身无腐蚀性,可尝试让患者大量饮水后催吐。但需注意,对于昏迷、惊厥或已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严禁催吐。 3. 联系急救: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生患者情况、所服药物种类及剂量。 4. 保持患者舒适:在等待救援期间,让患者平躺,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适当保暖。 二、出血不止 症状识别:化疗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淤血或伤口难以止血等。 急救步骤: 1. 压迫止血:对于体表出血,如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压迫出血点,保持头部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呼吸道。 2. 抬高患肢:若四肢出血,应抬高患肢,减少血液流动,同时使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伤口。 3. 避免热敷:严禁使用热敷或热水冲洗伤口,以免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出血量。 4. 及时就医:对于难以控制的出血,应立即就医,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 三、呼吸困难 症状识别:呼吸困难可能由化疗药物引起的肺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或感染等因素导致,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喘憋等症状。 急救步骤: 1. 保持冷静:首先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减少恐慌和焦虑,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2. 调整体位: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有利于呼吸顺畅。 3. 吸氧:如有条件,可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缓解缺氧症状。 4. 药物准备:对于已知有哮喘或过敏史的患者,家中应常备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并按医嘱使用。 5. 紧急就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生患者症状及用药情况,尽快送医治疗。 四、预防措施与日常护理 除了掌握上述急救技能外,居家化疗患者及其家属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意外的发生: 严格遵医嘱用药:确保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定期监测指标: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保持环境安全:家中避免摆放易碎物品,保持地面干燥无滑,减少跌倒风险。 饮食调理:均衡饮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总之,居家化疗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认识到潜在的风险,积极学习并掌握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互救。同时,加强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的落实,也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肖红梅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