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揭秘“白色瘟疫”的病理与防控 在人类与疾病的漫长斗争中,肺结核,这一历史悠久的“白色瘟疫”,曾长期肆虐,夺走了无数生命。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入,防控手段也更加有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肺结核的世界,了解其背后的病理机制、传播途径及科学防控方法。 一、肺结核的“真面目” 肺结核,全称为“肺部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但也可累及全身其他器官,如淋巴结、脑膜、肠道等。结核菌是一种微小的细菌,能在人体内存活并繁殖,其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即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释放出的含有结核菌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感染。 二、病理机制:从感染到发病 结核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的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大多数人在感染结核菌后,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强大作用,能够将其局限在肺部并逐渐清除,这一过程称为“原发感染”,此时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即所谓的“隐性感染”。然而,部分人群,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如老年人、营养不良者、HIV感染者等,结核菌可能在体内大量繁殖,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坏死和干酪样病变,进而形成结核病灶,此时便出现了肺结核的临床症状。 三、临床症状:不容忽视的信号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通常为持续两周以上的干咳或伴有少量粘液痰)、咳痰(痰中可带血)、发热(多为午后低热)、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乏力、体重减轻及胸痛等。此外,女性患者还可能伴有月经不调或闭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肺结核所特有,因此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进行确诊。 四、诊断:科学精准是关键 肺结核的诊断依赖于综合信息,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CT扫描)、病原学检查(如痰涂片找结核菌、痰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其中,痰涂片找结核菌是快速、简便的筛查方法,但阳性率较低;痰培养虽然准确,但耗时较长。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如PCR检测、基因测序等,使得肺结核的诊断更加快速、精准。 五、治疗:全程管理,规范用药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通常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治疗周期较长,一般为6至9个月,甚至更长,因此患者的依从性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信心,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六、预防:从源头切断传播链 预防肺结核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具体措施包括: 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结核患者:这是控制传染源的最有效手段。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有效方法,但对成人保护作用有限。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注意室内通风等。 增强免疫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高危人群筛查:对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者、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七、结语 肺结核虽曾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但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防控策略的实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幅下降。然而,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构建无结核病的健康世界。通过科学的预防、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一古老而顽固的疾病控制在最低水平,守护好每一个人的呼吸健康。 黄裕芳 汕头市中医医院西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