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震教授基于中医五行理论防治肺恶性肿瘤转移的思路 在当代医学领域,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肺恶性肿瘤的转移,更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的荣震教授,凭借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基于中医五行理论防治肺恶性肿瘤转移的新思路,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一、中医五行理论与人体脏腑的关联 中医五行理论,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与人体脏腑功能紧密相连。具体来说,肝胆代表木,心、小肠代表火,脾胃代表土,肺、大肠代表金,肾、膀胱代表水。这种对应关系不仅揭示了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中医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肺恶性肿瘤转移与五行失衡 肺恶性肿瘤的转移,从中医角度看,是体内正气不足、邪气盛行的结果。正气,即人体的抗病能力,当正气不足时,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下降,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供了条件。在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而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又生金,形成了一个循环相生的关系。当这个平衡被打破,如肝气郁结(木旺)克伐肺金(金弱),就会导致肺的功能受损,为癌细胞的转移提供了温床。 三、荣震教授的治疗思路 荣震教授基于中医五行理论,提出了“培土生金法”来防治肺恶性肿瘤的转移。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补益和调理脾胃(土),来增强肺(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补益脾胃,增强正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荣震教授认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属肺脾气虚证或肺胃气阴两虚证,因此,治疗应以补脾益肺为主。他常用的方剂如“培土生金1号方”和“培土生金2号方”,通过白术、黄芪、党参等甘平、甘温之补气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从而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调和五行,恢复平衡 在治疗过程中,荣震教授还注重调和五行,恢复体内各脏腑之间的平衡。例如,对于肝气郁结导致肺金受克的情况,他会采用疏肝解郁的方法,如使用柴胡、白芍等药物,以缓解肝气对肺的克制,从而恢复肺的正常功能。 化痰散结,防止转移 肺恶性肿瘤的转移往往伴随着痰瘀胶结经络的情况。荣震教授在治疗中还会加入化痰散结通络之药,如地龙、蜈蚣、蛇六谷等,以消除体内的痰瘀,防止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和转移。 四、临床实践与疗效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荣震教授利用“培土生金法”治疗肺恶性肿瘤转移取得了显著疗效。该方法不仅能够控制肿瘤的发展,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食欲和体力状况,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或长期稳定。同时,该方法还能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五、生活调理与预防 除了药物治疗外,荣震教授还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调理和预防。他建议患者保持作息规律,适当增加运动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还应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正气恢复。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预防肺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应避免长期处于悲伤、沮丧的情绪中,以免肝气郁结影响肺的功能。 六、结语 荣震教授基于中医五行理论提出的“培土生金法”为肺恶性肿瘤的转移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补益脾胃、调和五行、化痰散结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这一方法的成功应用不仅展示了中医理论的独特魅力也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苏思远 重庆海吉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