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滥用安眠药,科学用“药”要知道

2024-10-04 12:06:02       68次阅读

理性对待安眠药:科学用药,守护健康睡眠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障碍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之患。面对失眠的困扰,不少人选择求助于安眠药来换取一夜安眠。然而,安眠药并非万能钥匙,其使用需谨慎,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影响身心健康。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安眠药,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守护健康睡眠。 一、认识安眠药:双刃剑的双面性 安眠药,又称镇静催眠药,是一类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它们通过调整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活动,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从而达到促进睡眠的目的。然而,正如双刃剑一般,安眠药在缓解失眠症状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正面效应:短期内,安眠药能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从而缓解因失眠引起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负面效应:长期使用或滥用安眠药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反弹性失眠(停药后出现更严重的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白天嗜睡等副作用。更严重者,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增加跌倒、骨折等意外风险。 二、科学用药原则:量体裁衣,适度适量 明确诊断,对症下药:失眠原因多样,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在决定使用安眠药前,应首先明确失眠的具体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切勿自行购药服用,以免误诊误治。 短期使用,逐渐减量:安眠药一般建议短期使用,通常不超过4周。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复查,根据睡眠改善情况逐渐调整剂量或停药,避免长期依赖。 最小有效剂量:用药时应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即使用能够改善睡眠的最小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注意用药时间:通常建议睡前服用安眠药,以便在入睡时发挥最佳效果。避免在白天或需要保持清醒的场合前服用,以免造成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 避免与酒精、其他药物合用:安眠药与酒精、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合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安眠药期间,应避免同时摄入酒精或服用其他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三、非药物治疗: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在改善失眠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I):通过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思维模式,如限制卧床时间、刺激控制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睡眠模式。CBTI被认为是治疗慢性失眠的首选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过度兴奋的活动,如看电视、玩手机等;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如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线和噪音水平;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避免在睡前几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心理干预:对于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饮食调理:避免晚餐过饱或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辣椒等;适量食用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等,有助于促进睡眠。 四、结语:健康睡眠,从科学用药开始 睡眠是生命的基本需求之一,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面对失眠的困扰,我们应保持理性态度,既要认识到安眠药在短期内的积极作用,又要警惕其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安眠药,结合非药物治疗方法,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睡眠的目标。让我们从科学用药开始,共同守护我们的睡眠健康吧! 李娜娜 安徽省立医院西院

下一篇做好日常护理可有效控制慢性肾炎发展
上一篇免疫治疗在腺癌中的应用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