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为什么会呕吐:医疗科普解析 在癌症治疗中,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然而,化疗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其中最为患者所困扰的便是恶心呕吐(简称CINV)。本文将基于疾病原理知识,深入解析化疗导致呕吐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 化疗呕吐的生理机制 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 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它们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和分裂来达到治疗效果。然而,这些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尤其是胃肠道黏膜细胞造成损伤。胃肠道黏膜受损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进而触发呕吐反射。此外,化疗药物还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恶心和呕吐的风险。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部分化疗药物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呕吐中枢。这些药物可能改变神经递质的平衡,影响呕吐中枢的调节功能,从而引发恶心和呕吐。 精神心理因素 化疗治疗过程通常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包括焦虑、紧张、恐惧和担忧等负面情绪。这些精神因素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间接导致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特别是在预期性恶心呕吐中,患者因上次化疗的不良体验而对即将到来的治疗产生恐惧,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在化疗前就开始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消化不良 化疗过程中,患者身体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胃肠道功能受损,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如果身体无法及时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他药物的副作用 化疗患者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来治疗伴随疾病或缓解化疗的副作用。这些药物可能与化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恶心和呕吐的风险。 化疗呕吐的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和特点,化疗呕吐可分为以下几类: 急性恶心呕吐:通常在化疗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症状在5-6小时时最为严重,但大多数患者在1天内症状能够缓解。 延迟性恶心呕吐:在化疗后1天开始出现,持续时间长达3-5天,甚至更长。特别是使用顺铂、卡铂等化疗药物时,呕吐发生率极高。 预期性恶心呕吐:由于前一次化疗的不良体验,患者在下一次化疗开始前就开始出现恶心和呕吐,属于心理和生理的条件反射。 爆发性呕吐:即使在接受了充足的预防呕吐处理后,患者仍出现严重呕吐,需要额外的“解救性治疗”。 难治性呕吐:在多个化疗周期中,尽管使用了预防性和解救性止吐治疗,患者仍持续出现呕吐。 应对策略 针对化疗呕吐,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策略进行预防和治疗: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化疗后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适当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等,并多喝水以缓解呕吐症状。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预防或缓解呕吐的药物,如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奥氮平等。这些药物能够作用于不同的生理环节,有效减轻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心理治疗:对于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心理治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恐惧,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 个体化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方案,包括调整化疗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优化给药方式等,以减少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环境调节:保持病室温度、光线适宜,播放轻音乐等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稳定心理状态,从而减轻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总之,化疗呕吐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但其发生机制复杂多样。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我们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化疗的挑战。 俞晶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