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了解这一肾脏疾病的原理与知识

2024-10-24 22:48:23       1066次阅读

膜性肾病:了解这一肾脏疾病的原理与知识 膜性肾病,作为肾小球肾炎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名称源自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本文将从膜性肾病的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为您全面解析这一肾脏疾病。 一、膜性肾病的原理 膜性肾病的核心病理变化在于肾小球的基底膜与足细胞之间沉积了大量的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基底膜逐渐增厚,进而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这一病理过程使得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能够穿过受损的滤过屏障进入尿液,形成蛋白尿。随着病情的进展,蛋白尿的量可能显著增加,甚至超过每天3.5克,严重时可达5克甚至更高。 膜性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膜性肾病通常无明确的其他疾病诱因,而继发性膜性肾病则常由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病毒感染等引起。继发性膜性肾病在病理上除了基底膜增厚和足细胞损伤外,还可能伴有系膜细胞增殖、内皮细胞增生等复杂变化。 二、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膜性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血脂增高等。蛋白尿是膜性肾病最显著的特点,患者的尿液中常含有大量泡沫,且这些泡沫长时间不消散。低蛋白血症则是由于大量蛋白质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液中蛋白质水平下降所致。水肿是低蛋白血症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眼睑、双下肢甚至全身的水肿。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高血压、镜下血尿等症状。 三、膜性肾病的诊断 膜性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肾活检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针抽取一定肾组织,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可以明确看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匀一致性增厚,并伴有广泛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此外,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可以进一步确诊膜性肾病。 四、膜性肾病的治疗 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对于低危和中危患者(即尿蛋白量较少、肾功能正常、无严重并发症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如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对于高危患者(即尿蛋白量多、肾功能异常、有严重并发症者),则需积极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预防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给予抗凝治疗。 五、结语 膜性肾病作为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细致的护理管理,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膜性肾病患者而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下一篇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疾病原理
上一篇滤泡淋巴瘤治疗的基础知识:医疗科普文章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