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注意事项

2024-09-28 10:23:35       1487次阅读

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注意事项 阿片类药物作为一类强效镇痛药,在临床疼痛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癌症疼痛及重度急性疼痛的治疗中。然而,由于其强大的药理作用及潜在的副作用,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阿片类药物的注意事项,以期提高公众和患者对该类药物的认识。 一、阿片类药物的基本认识 阿片类药物主要由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组成,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异性受体,产生镇痛、镇静、抑制呼吸及抑制肠蠕动等多种作用。根据药理特性,阿片类药物可分为阿片受体激动药(如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和芬太尼等)、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如喷他佐辛、布托啡诺和丁丙诺啡等)和阿片受体阻断药(如纳洛酮和纳曲酮等)。 二、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原则 个体化用药: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疼痛程度、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既往用药史等。避免“一刀切”的用药方式,确保药物剂量既能有效控制疼痛,又能减少不良反应。 小剂量起始:对于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并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逐步调整剂量。小剂量起始有助于减少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的风险。 按需给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发作的时间特点,灵活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建议采用定时定量给药的方式,以保持稳定的镇痛效果。 联合用药:对于重度疼痛或难治性疼痛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等),以增强镇痛效果并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三、阿片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成瘾性与依赖性:阿片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和依赖性,长期使用或滥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成瘾。因此,应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避免无指征用药和过量用药。对于非癌症类止痛治疗,应尽量短期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依赖。 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可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过量使用可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因此,对于存在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抑制、肺源性心脏病、颅脑损伤等风险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同时,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肝肾功能不全:阿片类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主要通过粪便排泄的美沙酮等药物;而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用药剂量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 药物相互作用:阿片类药物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风险,如与二甲双胍、环磷酰胺、阿托品等药物合用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并避免与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时服用。 不良反应监测: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便秘、胃肠道刺激、嗜睡、眩晕等。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通便药、调整饮食等)以减轻不良反应。 停药与减量:对于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在停药或减量时应逐渐进行,以避免出现戒断综合症。通常建议最初两天减量25%~50%,继后每2天减量25%,直至日用量减至安全范围后停药。 四、总结 阿片类药物作为一类强效镇痛药,在疼痛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其潜在的成瘾性、依赖性及多种不良反应,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小剂量起始、按需给药、联合用药等策略,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并减少其副作用。同时,对于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在停药或减量时应逐渐进行以避免戒断综合症的发生。 韩水云 浙江省肿瘤医院

下一篇骨髓移植前的注意事项:为治疗之路铺就坚实基石
上一篇MDS患者治疗全解析:骨髓移植并非唯一选择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