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了解这一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癌,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这类疾病以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著称,可影响身体的各个部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解析淋巴瘤的基本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淋巴瘤的基本原理 淋巴瘤起源于发生突变的单个淋巴细胞。这些突变后的细胞获得了异常的增殖和生存能力,逐渐在淋巴系统内积累并形成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淋巴瘤主要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更为常见,约占所有淋巴瘤的85%。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已知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病毒感染,特别是EB病毒(EBV)和HIV病毒,被认为是淋巴瘤的重要诱因。此外,免疫功能低下、化学致癌物暴露、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是其最典型的症状。肿大的淋巴结常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质地较硬,活动度差。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持续性发热(体温常在38℃以上)、盗汗、体重减轻和皮肤瘙痒等。当淋巴瘤侵犯到特定器官时,还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如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肠梗阻等)、骨骼疼痛、皮肤损害等。 诊断方法 淋巴瘤的诊断依赖于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进行初步判断。随后,通过血液检查、骨髓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和病理活检等手段进一步确诊。特别是病理活检,被认为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完整切取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形态学检查,可以明确淋巴瘤的类型和分期。 治疗策略 淋巴瘤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化疗:化疗是淋巴瘤治疗的基础,通过静脉给药或口服药物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 放疗:放疗主要用于化疗后残留肿块、局部肿块巨大或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如利妥昔单抗、西达苯胺等能够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靶点进行攻击,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免疫治疗:CAR-T细胞免疫治疗等新型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此外,中医中药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的辅助治疗中,以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 尽管淋巴瘤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预防感染:通过接种疫苗、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措施,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减少接触化学致癌物、农药、染发剂等有害物质,避免长期暴露在放射线下。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注意浅表淋巴结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方式。 总之,淋巴瘤是一种复杂的恶性肿瘤,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以及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公众应加强对淋巴瘤的认识和了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杨沛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