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疾病概述:了解这一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 黑色素瘤,通常指的是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极高,占皮肤肿瘤死亡病例的极大部分。本文将从黑色素瘤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疾病定义 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黑色素细胞来源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它多发生于皮肤,但也可在黏膜、眼葡萄膜、软脑膜等部位出现。黑色素瘤在全部肿瘤中的占比约为3%,而在皮肤恶性肿瘤中则占第三位,比例约为6.8%~20%。 二、流行病学 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因人种、地域和种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欧美地区,尤其是白种人中,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高,而深色皮肤的亚洲人和非洲人发病率相对较低。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亚洲地区的黑色素瘤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此外,黑色素瘤好发于成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而儿童发病较为罕见。 三、病因 黑色素瘤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以下几个因素与黑色素瘤的发病密切相关: 良性黑色素斑块:良性黑色素斑块即黑痣,其中交界痣最易恶变。但并非所有黑痣都会转变为黑色素瘤,头皮黑色素瘤多数并非由黑痣转变而来。 大气污染:氟利昂等有害物质的大量排放破坏了臭氧层,导致紫外线滤过不充分。有害的紫外线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共同作用于人体皮肤,可能引发黑素细胞异常表达,进而诱发黑色素瘤。 免疫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是黑色素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高。 紫外线照射:过度的紫外线照射是欧美白种人中黑色素瘤发病的明确原因之一。紫外线可灼伤皮肤,诱导DNA突变,进而引发黑色素瘤。 遗传因素:部分黑色素瘤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黑色素瘤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四、症状 黑色素瘤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 现有皮肤色素痣的形态或颜色改变,如颜色加深、变污浊或出现多种颜色。 皮肤表面出现隆起物,且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 色素痣瘙痒、局部出现破溃出血或指(趾)甲开裂。 晚期黑色素瘤可能出现卫星灶、溃疡、反复不愈、区域淋巴结转移和移行转移等症状。 五、诊断 黑色素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视诊和病理学检查。医生会通过观察色素痣的形态、颜色、边缘等特征进行初步判断,并推荐进行病灶完整切除活检术以获取准确的病理诊断。此外,影像学检查如区域淋巴结超声、胸部X线或CT、腹盆部超声、CT或MRI等也是诊断黑色素瘤的重要手段。 六、治疗 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手术治疗:早期黑色素瘤在活检确诊后应尽快进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手术,并根据病理报告中肿瘤浸润深度确定安全切缘。对于晚期黑色素瘤,如表现为孤立的转移灶,也可考虑手术切除。 放疗:放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淋巴结清扫和头颈部黑色素瘤的术后补充治疗)仍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 化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Ⅲ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一般建议以内科治疗为主的全身治疗。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如PD-1单抗、CTLA-4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七、预后 黑色素瘤的预后与病变的分期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早期黑色素瘤的预后较好,而晚期黑色素瘤的预后较差。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分期标准,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4%、Ⅱ期44%、Ⅲ期38%、Ⅳ期4.6%。 综上所述,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通过了解黑色素瘤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保护自己的健康。 郭康文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