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疾病知识科普 肝癌,作为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根据发病来源,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继发性肝癌则是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以下,我们将从肝癌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科普。 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病因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约85%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慢性乙肝感染。乙肝病毒可能通过激活原癌基因、促使抑癌基因突变等机制,导致肝癌的发生。此外,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饮水中蓝藻毒素污染,以及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也是肝癌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继发性肝癌:多由腹腔及盆腔其他恶性肿瘤通过门静脉和肝动脉等途径转移至肝脏,其中以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癌、卵巢癌等最为常见。 二、早期症状 肝癌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这使得其难以被早期发现。然而,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黄疸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预示着肝癌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的定期筛查尤为重要。 三、诊断方法 肝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其阳性率约为60-80%。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AFP升高,因此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磁共振成像(MRI)等。超声检查因其无创、方便、廉价,成为临床筛查肝癌的常用方法。CT和MRI则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准确地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 病理学检查:肝穿刺病理活检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因其为有创性检查,临床应用较少。 四、治疗策略 肝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等。 手术治疗: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有可能达到根治效果。 化学药物治疗:通过注射化学药物杀灭或抑制癌细胞,常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 靶向治疗:针对肝癌细胞中的特定受体或靶点,使用靶向药物进行精准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等。 介入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以控制病情进展。 总之,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肝脏筛查至关重要。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致癌物、戒酒等也是预防肝癌的有效措施。 王义大 临沂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