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知识普及:了解这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2024-10-13 01:16:34       294次阅读

白血病知识普及:了解这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复杂的发病机制涉及生物、物理、化学、遗传等多种因素,导致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进而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并可能渗出到其他器官,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在中国,白血病的发病率约为每十万人中3~5人,儿童和35岁以下成人是其主要发病人群。 一、白血病的分类 白血病根据细胞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白血病(CL)两大类。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而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病情相对缓慢,自然病程为数年。进一步细分,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白血病则包括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 二、白血病的病因 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遗传突变是白血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重排、缺失或增加)和基因突变(如BCR-ABL、FLT3-ITD等)与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白血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致癌物质,如苯、甲醛、有机溶剂等,可能增加白血病的风险。此外,长期接触化学品、农药和重金属等物质也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相关。装修污染、水源和大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也是潜在的风险因素。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等免疫缺陷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易于感染EB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等病毒,从而增加白血病的风险。放射线暴露、长期化疗和放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引发白血病。 其他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不规律作息等,也可能诱发白血病。此外,某些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等)也可能导致白血病。 三、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白血病起病急缓不一,临床表现各异。急性白血病可能出现突然高热,类似“感冒”症状,也可以是严重出血。慢性白血病一般进展较慢,患者可能有面色苍白、淋巴结和脾脏肿大,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等表现。多数患者就诊时就已有中-重度贫血,半数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也可高达39℃~40℃以上。高热常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如牙龈、肛周、肺部等,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血症。 四、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及活检等。一旦确诊,需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前,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干细胞移植等。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 放射治疗:对局部病灶进行照射,以杀灭癌细胞。 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杀灭白血病细胞。 干细胞移植:对于部分难治性或复发性白血病患者,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唯一治愈的希望。 五、白血病的预防与护理 由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特定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避免接触已知的危险因素来降低患病风险,如减少化学物质暴露、保持家庭环境清洁、不滥用药物、注意食品卫生、减少染发次数、远离电离辐射等。 对于白血病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注意日常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象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六、结语 白血病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疗效正在不断提高。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许多白血病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甚至被治愈。因此,对于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白血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白血病的认识和了解,共同为防治白血病贡献力量。 水会锋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下一篇肝癌介入治疗:希望之光,精准微创的抗癌之路
上一篇肝癌手术前的治疗:科学原理与医疗实践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