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的增殖,导致溶骨性病变、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等症状。在本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管型肾病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的治疗策略。
多发性骨髓瘤与管型肾病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约50%会出现肾功能损害,其中管型肾病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管型肾病是由于异常浆细胞产生的轻链蛋白(轻链)在肾小管内沉积形成管型,进而导致肾小管损伤和急性肾损伤。轻链蛋白的沉积不仅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还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管型肾病引起的急性肾损伤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尿蛋白阳性,尿沉渣中可见管型。
治疗策略
1. 化疗
化疗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主要手段,通过减少异常浆细胞的数量,降低轻链蛋白的产生,从而缓解肾功能损害。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
硼替佐米(Bortezomib):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异常浆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来普唑(Lenalidomide):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够抑制异常浆细胞的生长,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抗肿瘤作用。
2. 支持治疗
在化疗的同时,还需给予支持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改善肾功能:
控制高血压: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如洛卡特普(Lisinopril)和洛卡特普(Losartan)。
控制水肿: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Furosemide)和托拉塞米(Torasemide)。
纠正贫血: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和铁剂。
控制高钙血症: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Pamidronate)。
3. 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可以迅速清除体内的轻链蛋白,减轻肾脏负担。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包括:
血液透析: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
血浆置换:通过置换血浆中的轻链蛋白,减轻肾脏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适用于重症患者,可以持续清除毒素和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 预防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感染预防,包括: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氟康唑(Fluconazole)和万古霉素(Vancomycin)。
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结语
多发性骨髓瘤管型肾病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综合化疗、支持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通过积极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和家属应加强自我管理,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张维华
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