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达到35.87万例,死亡26.04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医学科研和临床治疗的重点。
HER2阳性胃癌概述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作为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胃癌中,HER2的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可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加快、侵袭性增强和预后变差。国外研究显示,约20%的胃癌患者存在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2]。在中国,两项大型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胃癌患者HER2阳性率为12%~13%[3,4]。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因此成为胃癌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
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现状
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相较于HER2阴性胃癌,具有更明确的治疗靶点。HER2阳性胃癌患者可通过靶向HER2的治疗药物获益,其中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是首个被批准用于HER2阳性胃癌治疗的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通过与HER2受体结合,阻断HER2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
生物标志物指导治疗的未来方向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HER2检测作为胃癌治疗前的常规检测项目,已成为临床实践中的标准流程。HER2检测不仅能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HER2靶向治疗,还能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除了HER2之外,其他生物标志物如PD-L1、MSI(微卫星不稳定性)等也在胃癌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综合评估多种生物标志物,可以更精确地预测患者对特定治疗方案的反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病异治”。
结论
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已经进入生物标志物指导的新时代。HER2检测不仅为HER2阳性胃癌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为未来胃癌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奠定了基础。随着生物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将更加科学、合理,有望进一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郭洪海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