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介入治疗的创新技术与应用

2025-03-30 06:32:27       10次阅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的治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介入治疗的创新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一、肺癌介入治疗的定义与分类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它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等器材,将治疗器械精确引导至病变部位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或全身化疗无效的患者。介入治疗包括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

二、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的方法,适用于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毒副反应,同时对肿瘤细胞产生直接杀伤作用。

三、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适用于不能手术和放疗的患者。通过支气管镜将治疗器械送达肺部病变部位,可以进行局部切除、消融或支架植入等操作,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四、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

免疫治疗是当前肺癌治疗研究的热点,尤其是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临床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

五、肺癌的预后因素

肺癌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是晚期,3年生存率通常低于20%。然而,对于病变较小、未发生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0%。

六、肺癌治疗的并发症及其管理

1.

恶病质

:患者极度消瘦,伴有贫血、无力等症状。治疗上需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 2.

疼痛管理

:包括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和突破性疼痛。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神经阻滞治疗可用于神经疼痛。 3.

化疗不良反应

:包括骨髓抑制、消化系统症状和脱发。需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4.

放疗不良反应

: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需停止放疗后对症处理。 5.

手术并发症

: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如术后肺不张和阻塞性肺气肿,需要积极帮助患者咳痰,必要时进行支气管镜吸痰。

七、总结

肺癌介入治疗的创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尤其在晚期肺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未来,多学科综合治疗将成为肺癌治疗的主流方向。

李洪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下一篇卵巢癌分期标准:指导临床治疗的基石
上一篇KRAS G12C突变的生物学基础与活性机制解析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