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可或缺的诊疗工具

2025-03-21 02:22:25       2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血液系统肿瘤的13%左右,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由于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日渐受到重视。在众多诊疗手段中,骨髓穿刺术因其直接、准确的特点,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可或缺的诊疗工具。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其中,实验室检查是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关键环节,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等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PET-CT等,可用于评估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然而,这些检查手段只能提供间接信息,无法直接观察到骨髓内的病理改变。此时,骨髓穿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骨髓穿刺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检测浆细胞的比例和异常情况,从而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骨髓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微创操作,通常在髂骨或胸骨进行。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医生在穿刺点局部消毒、铺巾、麻醉。

医生将穿刺针缓慢刺入骨髓腔,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

骨髓液可用于涂片、培养、细胞学检查等。若需要骨髓组织活检,可将活检针刺入骨髓腔,拔出针芯,接上活检针套管,旋转切割骨髓组织。

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整个操作过程约10-20分钟,术后局部可能会有轻微疼痛或不适,但通常在1-2天内缓解。

骨髓穿刺术的临床意义

骨髓穿刺术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确诊多发性骨髓瘤:通过骨髓穿刺,可直接观察到骨髓内异常的浆细胞,是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金标准。

评估病情:骨髓穿刺可检测浆细胞的比例和异常情况,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情进展。

指导治疗:骨髓穿刺可发现骨髓内微小残留病变,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监测疗效: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骨髓穿刺,可评估疗效,及时发现复发或耐药。

鉴别诊断:对于疑似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骨髓穿刺有助于与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总之,骨髓穿刺术因其直接、准确的特点,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疑似或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同时,医生也应严格掌握骨髓穿刺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规范操作流程,减少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多发性骨髓瘤这一顽疾终将被攻克。

兰义芬

丽水市人民医院府前院区

下一篇边缘区淋巴瘤应该如何怎么治疗?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复发:影响因素与生存率解析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