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和发病率居高不下,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肝癌标志物检测是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肝癌标志物及其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如何结合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肝癌标志物检测是利用生化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以协助肝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监测。常见的肝癌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 125)和糖类抗原19-9(CA 19-9)等。
甲胎蛋白(AFP) AFP是一种糖蛋白,由胚胎肝细胞和卵黄囊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成人血清中AFP浓度很低,但在肝细胞癌发生时,AFP会显著升高。AFP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标志物,当患者体内AFP水平显著升高,特别是持续一个月大于400μg/L时,结合影像学检查若发现肝脏有占位,临床上可高度怀疑肝癌。然而,AFP并非肝癌特异,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也可能导致AFP升高。因此,AFP检测结果需结合其他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 125) CEA和CA 125是肝内胆管细胞型恶性肿瘤的评价指标。肝内胆管癌和原发性肝癌都发生在肝脏,但胆管癌的肿瘤标志物通常表现为CEA和CA 125的增加。CEA是一种胚胎期产生的蛋白质,在成人正常情况下血清中浓度很低。CA 125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清中浓度也很低。在肝内胆管癌发生时,CEA和CA 125会显著升高。但同AFP一样,CEA和CA 125也非肝癌特异,其他肿瘤如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也可能导致CEA和CA 125升高。因此,CEA和CA 125检测结果也需结合其他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肝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解读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单一标志物检测结果很难做出准确诊断,需多标志物联合检测,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才能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影像学检查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MRI等。超声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简便、无创、经济,但对早期小肝癌的检出率较低。CT和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大小、形态、血供等信息,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CT或MRI增强扫描,能更准确地判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因此,肝癌标志物检测结果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肝癌标志物检测是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AFP、CEA、CA 125等标志物的检测结果需结合其他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对肝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癌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蔡文武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