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发生在骨髓中的恶性血液肿瘤,其特征是浆细胞异常增多和增殖,导致骨痛、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监测,骨髓穿刺(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 BMB)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技术。
骨髓穿刺的目的与重要性
骨髓穿刺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骨髓样本,以便于对骨髓中的细胞成分进行分析。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骨髓穿刺有以下几个重要用途: 1. 诊断:通过骨髓穿刺获取的样本中,若发现克隆性浆细胞增多,即可帮助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2. 预后评估:骨髓中浆细胞的数量、形态和遗传学特征,对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 疗效监测:治疗过程中,通过骨髓穿刺检查浆细胞的变化,可以监测治疗效果。 4. 复发监测:治疗结束后,定期的骨髓穿刺有助于及时发现疾病的复发。
骨髓穿刺的过程
骨髓穿刺通常在髂骨前上棘或后上棘进行。首先,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然后使用专用的骨髓穿刺针穿透皮肤、皮下组织和骨皮质,进入骨髓腔。在此过程中,医生会抽取一定量的骨髓液(Aspiration)和骨髓组织芯(Biopsy)。骨髓液用于细胞学检查,而骨髓组织芯则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骨髓穿刺后,医生会通过显微镜检查骨髓涂片中的细胞形态。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以下标准是关键: 1. 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的比例超过10%。 2. 存在特征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 3. 伴有溶骨性病变、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
骨髓穿刺的并发症与处理
骨髓穿刺是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局部出血、感染等。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并发症可以通过局部压迫、抗生素治疗等方法控制。此外,骨髓穿刺时的疼痛感通常可以通过局部麻醉得到缓解。
总结
骨髓穿刺是诊断和监测多发性骨髓瘤的关键技术,通过这项检查,医生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并及时发现疾病复发。虽然骨髓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但其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患者在接受骨髓穿刺时,应充分了解其重要性和可能的风险,并与医生密切合作,以确保检查的安全和有效。
苏醒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