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部位的恶性肿瘤,包括唇癌、舌癌、颊黏膜癌、牙龈癌及口底癌等。口腔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本文将解析口腔癌的风险因素,探讨生活习惯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一、长期嗜好烟、酒 有研究证据表明,重度吸烟者(每天20支以上)口腔癌的发生率高出非吸烟者5~6倍。口腔癌发生的危险频率与用烟量及时间长短有关。长期吸烟会导致口腔黏膜长期受到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刺激,增加癌变风险。酗酒者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增加,但酗酒者常有重度吸烟史,因此难以分析乙醇的致癌作用。长期饮酒可导致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增加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二、长期嚼食槟榔或咀嚼槟榔烟块 在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咀嚼槟榔烟块极为盛行。这种烟块的成分有槟榔子、熟石灰、棕儿茶、烟叶等。长期嚼食槟榔或咀嚼槟榔烟块可导致口腔黏膜长期受到物理和化学刺激,增加癌变风险。槟榔中的生物碱等成分对口腔黏膜有致癌作用,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口腔卫生习惯差 口腔卫生习惯差,口腔炎,对致癌物更敏感。长期口腔卫生不良可导致牙菌斑、牙石堆积,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癌变风险。口腔炎症可导致口腔黏膜长期充血、水肿,增加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四、牙根或锐利的牙尖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 牙根或锐利的牙尖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长期机械刺激可导致口腔黏膜长期充血、水肿,增加癌变风险。
五、长期口腔溃疡不愈合、维生素A缺乏 长期口腔溃疡不愈合、维生素A缺乏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长期口腔溃疡可导致口腔黏膜长期充血、水肿,增加癌变风险。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增加癌变风险。
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HPV感染可导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增加癌变风险。
七、喜欢吃烫的食物 喜欢吃烫的食物的人群口腔癌发病风险增加。长期食用过热食物可导致口腔黏膜反复烫伤,增加癌变风险。
八、长期压抑、焦虑 长期压抑、焦虑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增加口腔癌发病风险。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致癌物的清除能力减弱,增加癌变风险。
九、因全身疾病、作息不规律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者 因全身疾病、作息不规律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者口腔癌发病风险增加。全身疾病、作息不规律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致癌物的清除能力减弱,增加癌变风险。
总之,口腔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黏膜长期刺激等。要预防口腔癌,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一旦口腔出现异常症状,如溃疡、肿块等,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夏文辉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