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大挑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晚期肝癌的治疗策略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其中,“双达方案”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组合,因其在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获益方面展现出的显著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成为当前治疗研究的热点。
双方案达简介
“双达方案”指的是信迪利单抗(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组合。这种联合治疗策略旨在通过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同时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进展的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能力,使得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则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限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这两种治疗的联合使用,不仅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攻击能力,还能够直接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在从而多个层面上对肿瘤进行治疗。
ORIENT-32研究解读
ORIENT-32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双达方案对比标准治疗药物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细胞癌(HCC)一线治疗疗效中的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双达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4降低3%)和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4%)。此外,双达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是索拉非尼的5倍,这表明双达方案在缩小肿瘤、控制疾病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研究中,双达方案组与索拉非尼组在12个月时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2.4%和44.2%,而在18个月时分别为47.4%和26.5%。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双达方案在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获益方面的优势。
总生存期(OS)获益
从最新的Meta分析来看,双达方案在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并未增加额外的不良事件(AE)或严重不良事件(SAE)。这意味着双达方案不仅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还能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这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安全性与耐受性
在安全性方面,双达方案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研究中双达方案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34%,属于≥3级,相较于其他免疫联合TKI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这一数据表明,双达方案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耐受性和较低的副作用,这对于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双达方案的作用机制
双达方案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血管抗生成药物则通过阻断肿瘤的血管生成,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双达方案的适应症和患者选择
双达方案主要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在选择患者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肿瘤分期、肿瘤负荷、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可能的并发症等因素。对于肝功能较差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更保守的治疗策略。
结论
综上所述,双达方案作为一种新兴的联合治疗策略,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而且拥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随着未来更多研究的深入,双达方案有望成为更多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双达展现出方案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但仍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此外,患者在接受双达方案治疗时应严格遵守医嘱,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双达方案将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陈艳军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