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恶性肿瘤,其影响在中国尤为显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因此,深入了解肝癌在中国的流行病学数据、主要风险因素以及防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肝癌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现状
肝癌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尤为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约90.6万例,其中中国占比高达45.3%,死亡人数约为83.0万,中国占全球死亡人数的47.1%[1]。肝癌已成为中国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同时也是第二大癌症死因,其对公共卫生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风险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在中国尤为常见的一些风险因素: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中国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特别是HBV感染,由于其在中国的高流行率,导致了肝癌的高发。
酒精摄入
: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的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新的肝癌风险因素。
黄曲霉毒素暴露
: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是中国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原因之一。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病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也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肝癌的预防策略
鉴于肝癌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病毒性肝炎防控
:推广HBV疫苗接种,以及对HCV的筛查和治疗,是预防肝癌的关键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减少酒精摄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以及鼓励健康饮食,减少黄曲霉毒素的暴露。
定期体检
: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患者和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以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的治疗策略
肝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肝功能和一般健康状况。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局部治疗
: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
系统治疗
: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肝癌患者。
肝移植
:对于部分符合指征的患者,肝移植可以提供根治的可能。
综上所述,肝癌在中国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出其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了解肝癌的风险因素和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柳亚辉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大街院区